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科

移除 1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10年加入同盟会;自1917年起任[[广州]]市长<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D%99%E7%A7%911910%E5%B9%B4%E5%8A%A0%E5%85%A5%E5%90%8C%E7%9B%9F%E4%BC%9A%EF%BC%9B%E8%87%AA1917%E5%B9%B4%E8%B5%B7%E4%BB%BB%E5%B9%BF%E5%B7%9E%E5%B8%82%E9%95%BF&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910年加入同盟会;自1917年起任广州市长],搜狐网 -2017-6-11 </ref> 、[[南京]]政府行政院长、立法院长、南京政府副主席等职<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D%99%E7%A7%91%E5%8D%97%E4%BA%AC%E6%94%BF%E5%BA%9C%E8%A1%8C%E6%94%BF%E9%99%A2%E9%95%BF%E3%80%81%E7%AB%8B%E6%B3%95%E9%99%A2%E9%95%BF%E3%80%81%E5%8D%97%E4%BA%AC%E6%94%BF%E5%BA%9C%E5%89%AF%E4%B8%BB%E5%B8%AD%E7%AD%89%E8%81%8C&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南京政府行政院长、立法院长、南京政府副主席等职],搜狗百科, 2014-06-27</ref> ;1949年辞职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D%99%E7%A7%911949%E5%B9%B4%E8%BE%9E%E8%81%8C%E6%97%85%E5%B1%85%E9%A6%99%E6%B8%AF%E3%80%81%E6%B3%95%E5%9B%BD%E3%80%81%E7%BE%8E%E5%9B%BD%E7%AD%89%E5%9C%B0&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949年辞职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博雅人物词典 -  2018-12-23 </ref> ;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2岁<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D%99%E7%A7%911965%E5%B9%B4%E4%BB%BB%E5%8F%B0%E6%B9%BE%E2%80%9C%E6%80%BB%E7%BB%9F%E5%BA%9C%E2%80%9D%E9%AB%98%E7%BA%A7%E5%92%A8%E8%AE%AE%EF%BC%9B1973%E5%B9%B49%E6%9C%8813%E6%97%A5%E7%97%85%E9%80%9D%E4%BA%8E%E5%8F%B0%E5%8C%97%EF%BC%8C%E4%BA%AB%E5%B9%B482%E5%B2%81&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2岁],博雅人物词典 -2018-12-23</ref> 。
 
1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随父革命
任职国府
黯然下台
晚年落寞
2政治成就
民主制度
经济民生
对共态度
3轶事典故
喜爱读书
风流严氏
邂逅蓝妮
四大公子
4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
名人评价
5人物家世
6人物故居
7艺术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1891年10月20日,孙科出生。虽然 [[ 孙中山 ]] 先生毕生在为革命劳碌奔波<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D%99%E7%A7%911891%E5%B9%B410%E6%9C%8820%E6%97%A5%EF%BC%8C%E5%AD%99%E7%A7%91%E5%87%BA%E7%94%9F%E3%80%82%E8%99%BD%E7%84%B6%E5%AD%99%E4%B8%AD%E5%B1%B1%E5%85%88%E7%94%9F%E6%AF%95%E7%94%9F%E5%9C%A8%E4%B8%BA%E9%9D%A9%E5%91%BD%E5%8A%B3%E7%A2%8C%E5%A5%94%E6%B3%A2&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1891年10月20日,孙科出生。虽然孙中山先生毕生在为革命劳碌奔波],搜狗百科 -2018-3-17 </ref> ,但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不仅充当着一个父亲的角色,更是儿子孙科的人生与革命导师的角色<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D%99%E7%A7%91%E4%BD%86%E5%AF%B9%E4%BA%8E%E8%87%AA%E5%B7%B1%E5%94%AF%E4%B8%80%E7%9A%84%E5%84%BF%E5%AD%90%EF%BC%8C%E4%BB%96%E4%B8%8D%E4%BB%85%E5%85%85%E5%BD%93%E7%9D%80%E4%B8%80%E4%B8%AA%E7%88%B6%E4%BA%B2%E7%9A%84%E8%A7%92%E8%89%B2%EF%BC%8C%E6%9B%B4%E6%98%AF%E5%84%BF%E5%AD%90%E5%AD%99%E7%A7%91%E7%9A%84%E4%BA%BA%E7%94%9F%E4%B8%8E%E9%9D%A9%E5%91%BD%E5%AF%BC%E5%B8%88%E7%9A%84%E8%A7%92%E8%89%B2&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但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不仅充当着一个父亲的角色,更是儿子孙科的人生与革命导师的角色],学习啦 - - 2016-1-15</ref> 。正是在他的引导下,孙科早年便投入革命并长期担任国民党的要职<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D%99%E7%A7%91%E6%AD%A3%E6%98%AF%E5%9C%A8%E4%BB%96%E7%9A%84%E5%BC%95%E5%AF%BC%E4%B8%8B%EF%BC%8C%E5%AD%99%E7%A7%91%E6%97%A9%E5%B9%B4%E4%BE%BF%E6%8A%95%E5%85%A5%E9%9D%A9%E5%91%BD%E5%B9%B6%E9%95%BF%E6%9C%9F%E6%8B%85%E4%BB%BB%E5%9B%BD%E6%B0%91%E5%85%9A%E7%9A%84%E8%A6%81%E8%81%8C&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正是在他的引导下,孙科早年便投入革命并长期担任国民党的要职],腾讯网 -2018-7-7 </ref> 。也正是在父亲的督促下,孙科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并以“养浩然气,读有用书”自勉,一直到晚年移居美国,仍然读书不辍。
1895年,孙科随祖母移居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孙科早年在檀香山读中学时,孙中山就曾经从英国寄给他一套“人人文库”丛书,这套一百多册的英文文学书籍,都是英美著名大作家撰写的小说、剧本,信中还
===随父革命===
1918年到1920年,孙科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1919年,孙科撰写了《都市规划论》、《广告心理学概论》两书,且积极从事译述的工作,受到父亲的好评。而不管到什么地方,孙中山与儿子的主要沟通内容几乎都是以书为载体。孙科在《八十述略》中回忆道:“先父不时从各地寄来一大包一大包的书籍要我阅读。如果他到南洋一带,寄来的几乎全是中国的线装书;到了欧美,便寄来英文的各种名著来。”1923年,长女生于广州,仍由孙中山命名,取名“穗英”,1925年,陈淑英又生次女穗华,此时孙中山已赴北京。
对待革命的问题上,孙中山从来没有给儿子以特别的照
===任职国府===
1925年7月 [[ 国民政府 ]] [[ 广州 ]] 开府,任政府委员。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5月第三次就任广州市长。1927年3月任国民党常务委员与国民政府常务委员。7月随汪兆铭清共。
1928年,北伐战争完成,中国基本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为“国家改造”提供了一个“千载一时的机会”。孙科认为“如果革命而没有建设,实在可说是完全失掉了革命的真意义。”于是,他主张以渐进的方式
===黯然下台===
1947年并任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1948年11月,获蒋任为行政院长。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孙科出任国民党行政院长,在国民党军战略决战失败的背景下,竭力逼蒋介石下野,进行和谈寻求“光荣的和平”,以挽救国民党的统治。孙科内阁组成之时,正是人民解放军将杜聿明集团包围起来准备聚歼之际。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乘机“逼宫”,要求蒋介石下野和谈。蒋一度答应于元旦引退,
===晚年落寞===
孙科久居高位,与父亲孙中山一样“不蓄私财”。正因为孙科囊中羞涩,以致他漂泊海外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孙科夫妇出国远行的盘缠,还是靠卖了房子凑足的。1951年赴法国。1952年,孙科移居美国,担
任“中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董事长。到纽约后,他做了一次全身检查,结果发现有十二指肠溃疡及高血压、失眠等病。1954年夏,因次子孙治强从香港举家迁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孙科遂迁居与次子同住。
===经济民生===
孙科一生服膺其父的三民主义,但也认为“一定要从主观的感情的宣传”转向“作客观理智的研究”,即“取法中山先生探求真理的虚心态度,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接受欧洲现代最近代化的思潮”。在经济和
民生问题上,孙科从巩固国民党统治基础前提出发,强调用改良的方法尽快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
===对共态度===
至于对待 [[ 共产党 ]] 的态度,孙科几经反复。他曾与宋庆龄一道,联名呼吁恢复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但到了抗战前期,他又公开追随蒋介石,攻击共产党。到了抗战后期,他又改变态度,公开呼吁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反对再打内战。种种现象表明,孙科的政治理念显得并不十分成熟。
==轶事典故==
喜爱读书
孙科喜欢读书的名声在外,以致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国民党要人中,他也是个比较能“看看书的人”。到了晚年,孙科远离曾经数十年相伴的政治斗争,终于有机会静心修养,唯以读书自娱。他曾回忆说:“除了偶尔出外小作旅游外,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读书上面。”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家人曾在南京有一段短暂的团聚时光。这时,孙中山与孙科谈话的一个重要内容,仍是议论读书。显然,孙科在美国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尚能一如既往的“养浩然气,读有用 书”,自然凝聚着孙中山的一片苦心。孙科这位昔日堂堂的国民政府显要,在美国因生活困难,竟连买书的钱都不够,只购报纸、期刊阅读。但这丝毫不改变他对读书的嗜好。
===风流严氏===
1936年3月,孙科与严氏的女儿孙穗芳在上海出生,然而次年全国抗战爆发,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孙科随着也去了重庆。严蔼娟曾设法托人,央求孙科为女儿提供点生活费,却未能如愿。
严蔼娟在 [[ 上海 ]] 带着女儿孙穗芳,再也无法和孙科联系上,迫于生计,失去生活来源的严蔼娟带着一岁的女儿只得改嫁他人。严蔼娟并未就此打住,息事宁人,而是不断纠缠孙科。孙科曾经几次给钱,以作养育女
儿之用。 [[ 日本 ]] 投降后,严女士曾四处托人找孙科,希望孙科看在女儿的情分上给予资助,还接连给孙科写过两封信。1946年5月,孙科作了回应并且赠款。严蔼娟的不幸,皆因她遇到了孙科,造成其可悲的一生。
===邂逅蓝妮===
蓝妮是孙科公开承认的二夫人,他们之间的曲折恋情对孙科的政治生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蓝妮是云南哈尼族苗王后代,容貌秀丽,对中国古典诗词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会上,孙科与蓝妮一
见钟情,旋即邀请她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两人感情与日俱增,不久,孙科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婚礼那天,孙科请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摆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贺声中,他说:“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四大公子===
关于“民国四公子”,能见到的最“权威”文字当属张伯驹在《续洪宪纪事诗补注》中的记述:“人谓近代四公子,一为寒云(袁克文),二为余(张伯驹),三为张学良,四一说为卢永祥之子小嘉,一说为张
謇之子张孝若。实际上,张伯驹笔下忽略了流传甚广的另外三种说法:即“民国四公子”为“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和卢永祥之子卢筱嘉”;或者为“孙科、张学良、卢筱嘉与
总体评价
尽管孙科提出过一系列的政治理想与主张,尽管他长期处于 [[ 国民党 ]] 的上层,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能对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势力,进入真正的权力中心,加上他思想的内在限制,使得他在与蒋介石的合 作中,不得不经常采取妥协的态度,并最终与国民党政权共沉浮。与其父孙中山先生比起来,孙科当然显得庸常。但谈论到孙科的时候,又是始终无法绕开孙中山这个名字的。普天下的父母,大概没有一个不希 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伟人如孙中山先生大概也不能例外。我们从他对待儿女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孙中山作为一个普通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不仅让孙科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早早便加入 同盟会参与革命,更在自身修养、生活素养方面做了一个引导和表率,让孙科成为国民党要员中一个以能“看看书”而闻名的人物。 客观地来说,孙科的确没有其父的雄图大略,即使与同辈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处,但至少不是纨绔子弟、衙内、公子哥一类人物,也并不是资质平庸、毫无想法、只能依靠父亲名声混日子 的一个人。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提出过实施宪政的政治主张,并大力抨击蒋介石的独裁,只是囿于环境、地位的制约,常常表现得一波三折前后互异,这大概也是他的地位、性格、与环境等因素互相作用的
客观地来说,孙科的确没有其父的雄图大略,即使与同辈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处,但至少不是纨绔子弟、衙内、公子哥一类人物,也并不是资质平庸、毫无想法、只能依靠父亲名声混日子的一个人。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提出过实施宪政的政治主张,并大力抨击蒋介石的独裁,只是囿于环境、地位的制约,常常表现得一波三折前后互异,这大概也是他的地位、性格、与环境等因素互相作用的 结果吧。也许,世上英雄本来就不常有,大多数人都只是在不断努力地逃脱平庸命运的过程中。那么,后人看待孙科的时候,首先应该持的,或许就是一种平和心态。
===名人评价===
1885年4月13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与卢慕贞女士结婚
。婚后六年(1891年9月18日)生子孙科,四年后生长女孙金娫,次年生次女孙金婉。与卢慕贞离婚后,191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国父在东京与 [[ 宋庆龄 ]] 结婚。
孙科生二子四女:
● 孙科三女孙穗芳1936年生。1956年读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1959年移居香港。1967年移居美国夏威夷,毕业于夏威夷太平洋大学。1995年11月获斯里兰卡国际公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著有《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生有两子:王祖荣长子,王祖耀次子。
● 孙科幼女孙穗芬(1938——2011)。2011年1月1日上午在台北遭遇车祸,生命垂危。她此次来台参观花博会,原定1日上午搭机返回 [[ 香港 ]] ,不料在赴机场途中发生车祸,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治疗,在2011年1月29日14时50分不幸病逝,享寿73岁。
==人物故居==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