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杏鲍菇

增加 2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杏鲍菇'''<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F%E9%B2%8D%E8%8F%87|title=杏鲍菇|date=2008-06-09|work=百度百科}}</ref><br>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杏鲍菇是典型的亚热带草原—干旱沙漠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于春末至夏初腐生、兼性寄生于大型伞型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的根上和四周土中。 [1] <br>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真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前苏联的瓦西尔柯夫(1955)称它为“草原的美味牛肝菌”,可见味道鲜美之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数量稀少,价格最高的菇类。杏鲍菇的营养十分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含18种氨基酸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多糖。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寡糖,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菇的3.5倍、真姬菇的2倍,它与胃肠中的双岐菌一起作用,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br>杏鲍菇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及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 <br>
==基本信息==
属:侧耳属<br>
种:杏鲍菇<br>
分布区域: [[ 福建 ]] 省古田县, [[ 浙江 ]] 庆元县, [[ 湖南 ]] [[ 山东 ]] 等地都有<br>
==目录==
'''营养'''<br>
杏鲍菇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强,栽培时,培养基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在笔者试验的8种培养基中,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产量最高,朵型也最大;其次是棉籽壳加蔗渣或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蔗渣或木屑为主料的产量最低。若在蔗渣或木屑料的培养基中添加5%-10%玉米粉或棉籽粉,可提高产量,并使子实体的个头增大,菌柄更粗壮。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 [[ 南欧 ]] [[ 意大利 ]] [[ 西班牙 ]] [[ 法国 ]] [[ 德国 ]] [[ 捷克斯洛伐克 ]] [[ 匈牙利 ]] 、原苏联南方、北非、摩洛哥等,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我国的 [[ 新疆 ]] [[ 青海 ]] [[ 四川 ]] 北部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栽培瓶制作'''<br>
*栽培配方<br>
配方1:棉籽壳50%、麸皮25%、 [[ 玉米 ]] 芯20%、 [[ 糠4糠]]4%、 [[ 碳酸 钙1钙]]1%;<br>配方2: [[ 屑30屑]]30%、麸皮30%、玉米芯25%、豆粕6%、玉米粉7%、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br>
*栽培菌种<br>
选择专业机构育成的国家登记品种,通过生产企业出菇试验后方可大规模应用。
*病虫害防治
工厂化杏鲍菇生产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控理念,通过栽培措施的调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高温季节,外界病虫害基数较高,应检查防虫网是否破损,菇房门窗增设防虫网等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視訊==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y4VUa4Rb8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客家新聞雜誌》第309集 陳耀松的杏鮑菇王國}}<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