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宋朝

增加 17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宋朝.png|350px|缩略图|右|<big>宋朝地图</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7/e5eabc63eab44eb58d9b50dcb05fd301.pn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52473660_10021161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宋朝 ''' (960年2月4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 [[ 首都 ]] [[ 疆域 ]] 的变迁,可细分为 [[ 北宋 ]] [[ 南宋 ]] ,合称两宋,共享国319年。又因国君姓赵,为区别于 [[ 南北朝 ]] 时期的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ref>[https://www.y5000.com/zgls/sgls/32441.html 五德终始说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网,2018-09-04</ref>,宋朝为火德,因而也被称为“火宋”、“炎宋”。北方政权辽和金两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发展历史==
公元960年, [[ 赵匡胤 ]] 的部下发动 [[ 陈桥兵变 ]] ,拥立赵匡胤为帝,夺后周恭帝 [[ 柴宗训 ]] 帝位而改元自立,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建国之初,太祖因陈桥兵变而意识到武人执政的危险性,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 [[ 杯酒释兵权 ]] (一说此事为美化,但赵匡胤控制兵权为史实)将兵权归于中央,并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到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并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采取调将指挥制。这一国策影响之深远,使得北宋自成立之初便频频不敌北方外患,对 [[ 辽朝 ]] [[ 西夏 ]] 用兵则屡遭挫败。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徽宗、钦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上,北宋灭亡。其后,徽宗之子康王 [[ 赵构 ]] 南下称帝,是为宋高宗,经过一连串战争后,定都 [[ 杭州 ]] 临安,史称“南宋”。 [[ 南宋 ]] 在公元1141年与金达成 [[ 绍兴和议 ]] ,向金国称臣,以 [[ 秦岭 ]][[ 淮河 ]] 为界,此后维持至 [[ 江南 ]] 偏安统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元军南渡,南宋都城临安陷落,领土多被元军所侵占。惟残余势力 [[ 陆秀夫 ]] [[ 文天祥 ]] [[ 张世杰 ]] 等人继续拥立端宗 [[ 赵昰 ]] [[宋帝昺| 帝昺 ]] 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 [[ 崖山海战 ]] 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 [[ 赵昺 ]] 随大臣 [[ 陆秀夫 ]] 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特点==
两宋时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时期 [[ 皇帝 ]] 均控制政局,没有出现 [[ 唐朝 ]] 中晚期时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学家 [[ 陈寅恪 ]] 言:“ [[ 华夏民族 ]] 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 的时代。 宋朝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繁盛,中国历史学家[[邓广铭]]和[[漆侠]]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着尊师重道之风;商业经济发达,科技发展非常进步(详见宋朝科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对忤旨或党争失势的官员鲜有刑罚;宋太祖立下祖训要求其子孙不得杀害文人及上书谏议之人,文人的地位得以提升,有说法认为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的时代。
宋朝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繁盛,中国历史学家邓广铭和漆侠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着尊师重道之风;商业经济发达,科技发展非常进步(详见宋朝科技),四大发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对忤旨或党争失势的官员鲜有刑罚;宋太祖立下祖训要求其子孙不得杀害文人及上书谏议之人,文人的地位得以提升,有说法认为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
== 君主年表 ==
 
注:宋太祖黃袍加身後所追諡之其祖宗從未稱帝、掌權,故不收錄,可見[[宋朝君主列表]]一文
 
{|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 0 0 1em 1em; background: #FFFFFF; border: 1px #AAAAAA solid;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font-size: 93%"
248,00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