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崖山海战

增加 1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崖山海战3.jpg|350px|缩略图|右|<big>崖山海战</big>[http://dingyue.ws.126.net/2019/04/12/24bfe8054afa4bdb986e7eb3b76fe56f.jpeg 原图链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CJF0K32054451A1.html 来自 网易号 的图片]]]
''' 崖山海战 ''' 又称崖门海战、厓门战役、厓门之役等,是 [[ 南宋 ]] 末年宋军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牵涉到南宋的存亡。宋元双方投入军队号称30余万,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此战之后,南宋正式灭亡,原有领土成为 [[ 元朝 ]] 的一部分。
[[ 崖门 ]] [[ 广东 ]][[ 新会 ]] 。因东有 [[ 崖山 ]] ,西有汤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名崖门。
==起因==
===宋帝南逃===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 [[ 浙江 ]][[ 杭州 ]] )。德祐二年(1276年)南宋朝廷求和不成,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临安陷落。
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 [[ 杨亮节 ]] 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 [[ 赵昰 ]] 、广王 [[ 赵昺 ]] )出逃,在金华与大臣 [[ 陆秀夫 ]] [[ 张世杰 ]] [[ 陈宜中 ]] [[ 文天祥 ]] 等会合,进封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元军统帅 [[ 伯颜 ]] 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成为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ref>[http://www.sohu.com/a/248632868_666562 香港赵宋遗迹《宋皇台》],搜狐,2018-08-18 </ref>。
===元军追杀宋帝===
宋端宗赵昰登基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 [[ 福州 ]] 沦陷,宋端宗的南宋行朝直奔 [[ 泉州 ]] ,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城舶司、阿拉伯裔商人 [[ 蒲寿庚 ]] 拒绝。张蒲二人不和,导致蒲寿庚投降元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 [[ 广东 ]] 。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也因此得病。左丞相 [[ 陈宜中 ]] 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 [[ 越南 ]] 南部),自己并先驱前往,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回朝,陈却都不返;他最后逃到暹罗(今 [[ 泰国 ]] ),直至死在那里。端宗病死后,由弟弟7岁的卫王赵昺在𥐻州梅蔚(今 [[ 香港 ]][[ 大屿山 ]] 梅窝乡)登基,年号祥兴,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皇帝的老师)张世杰护卫著赵昺逃到崖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丞相文天祥被 [[ 张弘范 ]] 部将王惟义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生擒,文天祥作诗——《 [[ 过零丁洋 ]] 》。
==海战经过==
249,2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