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法语

增加 4,71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法语(français),中文也称法文,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高卢-罗曼语支。法语和所有罗曼语族语言一样,都是从罗马帝国…”
法语(français),中文也称法文,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高卢-罗曼语支。法语和所有罗曼语族语言一样,都是从罗马帝国的拉丁语衍生的,法语从高卢地区(特别是北高卢)的拉丁语口语所演进而来。法语是除英语之外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欧盟、北约、奥运会、世贸和国际红十字会等众多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及正式行政语言,其影响力仅次于英语。法语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汉语以外,当时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注 1]。由于法国和比利时建立的殖民帝国,将法语引入美洲、非洲及亚洲等地区,成为法语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第二语言,特别是加蓬、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毛里求斯、塞内加尔及科特迪瓦等国[2]。
现时全世界有1亿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亿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长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陆。现今法国法语(français métropolitain)和魁北克法语(québécois)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两者在发音以及少数词汇上有所区别,但书面形式则一致。

==历史==
4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法国,拉丁语开始在法国流行。至5世纪,拉丁语已经广泛取代了原先通行于法国的高卢语。在高卢境内,随着罗马移民的增加,高卢人与之使用的通用拉丁语融合形成通俗拉丁语。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说日耳曼语的法兰克人在高卢建立王国,这时他们的通俗拉丁语受到日耳曼语的影响,除了部分日耳曼词汇进入,在发音方面也造成显著的影响,故现今法语与其他罗曼语言在声韵上有明显的差异。

6世纪之后通俗拉丁语变化急剧,到了8世纪后高卢地区的居民已经不能理解拉丁语,传教士改用当地语言传教。现存最早的法语文献是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言(les serments de Strasbourg)。

14世纪后进入中古法语时期,法语丢弃了古法语的格变化,词尾的子音也脱落,口语已经无法辨别动词的人称,变成Non-pro-drop语言,不能省略主词。但在拼写方面保留了无声的子音,并依据语源再加上一些无声的子音,例如“脚”在古法语中是pié,中古法语时期改写成pied,加上了一个拉丁语(pedem)里面有的d。

1539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的维莱科特雷法令正式规定法语取代拉丁语、方言和其它地方性语言,成为法律和行政上的官方语言[注 2]。

1635年,黎塞留公爵成立法兰西学院,规范书面法语与文法。

==影响与国际地位==
1066年征服者威廉把法语带到了英格兰,让英语产生了剧烈的改变。法语在当时是英格兰王室使用的语言,所以英语里的法语措词往往听起来比较高级。法国在路易十四之后发展成欧洲的强权,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也欣赏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法语变成欧洲各国的宫廷语言。直至当代的欧洲,法语是外交场合与上流社会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

法语很早就有规范的形式,16世纪开始便取代拉丁语作为欧洲的通用语,也是国际外交及学术语言(例如辛丑合约就规定以法文版为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衰弱美国崛起,英语逐渐取代了法语的国际地位。二十世纪以后,受到美国流行文化的影响,不少英语词汇被借进法语。

法语现在还维持第二大强势语言的地位,是众多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例如它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是主要的两大工作语言之一。法语也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奥会体系的运动赛事的典礼上会先说法语,其次英语,再来是主办国语言。国际民航组织的护照标准也规定护照的资料页必须至少是双语,英国、澳洲护照内印有英语及法语,美国护照则使用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此外欧盟的护照也都可以找到法语。

随着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持续成长与发展,法语的影响力被认为还会再增加。[3]

纵使英语成为世界多数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但法语仍旧屹立不摇,在于法语的单字与文法比英语清晰与严谨,较不易出现语意和文意表达的问题。

当同一份文件或演说有英语和法语,英语版出现文法或语意等等问题,则以法语版为主。

也就因为如此,法语成为不少国际组织官方语言。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