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人造卫星

增加 2,1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人造衛星''',在不產生歧义的情況下亦稱'''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衛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通訊衛星就是在地球軌道上,放置衛星,以作為地面微波與廣播站間的通信媒介。雖然通訊衛星的造價很高,但由於能傳輸大量的資訊,而且免除架設的費用,因此對於長距離的傳輸仍是最普遍與最經濟的方法;因為一個通訊衛星所傳播的地域相當的大,只要三個通訊衛星就能涵蓋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域。
 
== 结构 ==
 
人造卫星一般由有效载荷(payload)和[[卫星平台]]两部分构成。有效载荷是指为了直接实现该卫星的应用目的或者科研任务各种仪器设备。卫星平台则是用于支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的所有保障系统的总成一般来说卫星平台的设计在一段时期内都是相对稳定的,在升级换代前只会做小幅改良。只要功能合适,某一种卫星平台可以根据需要搭载各种各样的有效载荷。例如[[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二号]]卫星使用的都是[[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但它们各自搭载的有效载荷则是不一样的。衛星平台又分為多個子系統:
* 有效載荷(不同類型衛星均不同,共同的有:)
** 對地相機
** 恆星相機
** [[搭載]]的有效載荷
* 衛星平台(為有效載荷的操作提供環境及技術條件,包括:)
** 服務系統
*** 熱控分系統
*** 姿態和軌道控制分系統
*** 程序控制分系統
*** 遙測分系統
*** 遙控分系統
*** 跟蹤和測試分系統
*** 供配電分系統
*** 返回分系統(限於[[返回式衛星]])
** 衛星結構平台
 
== 人造衛星工程系統 ==
 
人造衛星能夠成功執行預定任務,單憑衛星本身是不行的,而需要完整的衛星工程系統,一般由以下系統組成:
* 發射場系統
* 運載火箭系統
* 衛星系統
* 測控系統
* 衛星應用系統
* 回收區系統(限於[[返回式衛星]])
x萨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土耳其]],正处于开发各自小型发射器能力的不同阶段。
 
=== 各国首次成功发射的卫星 ===
以下是航天俱乐部几大成员首次成功发射的卫星:{{:各国首次自主发射运载火箭时间表}}
 
== 著名的人造衛星 ==
著名的人造卫星,按發射時間排列:
* 苏联[[史普尼克一号]](1957年10月4日)
* 美国[[同步通信卫星]]1号(1963年)、2号(1963年)和3号(1964年)
* 中国[[东方红一号]](1970年)
* 加拿大[[兄弟1号]](1972年)
* [[Hermes通信卫星]](1976年)
* [[Keo]]衛星 - 一個太空[[時間囊]](未有具體發射時間)
715,7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