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济南

增加 1,6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
济南历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位于历城区大佛村,凿山而成,建于隋代,为山东第一大佛)。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r>
 
舜(约公元前22世纪)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历山即济南市历下区南部的千佛山。所以市内还散落有各种以舜命名的地名,如“舜井”、“舜耕路”、“舜华路”、“舜耕山”等。<br>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在[[城子崖]]一带,建立了[[谭国]]。商代末期帝乙、帝辛(纣)克东夷时[[甲骨文]]卜辞中的“泺(luò)”字即代表今日的趵突泉,从而把济南泉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至3552年前(即公元前1542年)。<br>
 
[[西周]]建国后,行分封制,济南地区属齐国。此时,谭国仍继续存在。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有谭国一位大夫所作的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有关济南的文献。<br>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济南属齐国,济南为齐国之泺邑。随后,齐国又把泺邑改为历下,其时著名的齐晋之战,即发生在今济南市南部[[马鞍山]]一带。<br>
 
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今济南市区地属[[济北郡]],称历[[下邑]]。<br>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区[[平陵城]])。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以济南郡置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南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济阳]]以及滨州市[[邹平县]]等市县。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济南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郡。西晋永嘉中,移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区)。<br>
 
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br>
 
魏晋南北朝时期,济南多处于战乱之中。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自此,历城便成为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br>
 
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于济南郡侨治冀州,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复名齐郡。<br>
 
隋朝开皇三年废郡,改济南郡为齐州,辖历城等10县,治所仍在历城。大业初复置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贞观元年(627年)撤总管府,贞观七年又置总督府。天宝年间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br>
 
宋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中国为15路,济南属京东路,为齐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治所设历城,为府治之始。被称为“文学之国”(济南二安)、“富饶之地”,为[[中国]]赋税最多的地区之一。<br>
 
金仍置济南府,属山东东路,领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7县。此时,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济南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对后世本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br>
 
元初改为济南路,属元王朝的“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领历城、章丘、邹平、济阳4县及棣、滨2州,棣州治厌次(今惠民县),辖厌次、商河、阳信、无棣4县;滨州治渤海(今滨州市),辖渤海、利津、沾化3县。<br>
 
金元之际,济南仍是文化繁荣之乡。文学家元好问曾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br>
 
明初仍为济南府,属山东布政使司(简称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治济南,济南遂成为山东首府,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br>
 
清仍置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由济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滨州3州升为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利津、沾化、蒲台10县分属3州。光绪年间,济南府仍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平、平原15个县及[[德州]]。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br>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涌入中国,宰割掠夺,济南亦未幸免。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城市区域随之扩大,工商各业有长足发展。1911年末,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济南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r>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1年春,[[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国内建立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之一。<br>
 
1928年5月3日,日军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屠杀济南人民1.2万,每年这一天,济南在济南市范围内,包括各区县,都要拉响防空警报,以示纪念。<br>
 
193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划为11个区,称城内东区、城内西区、城外东区、城外西区、商埠东区、商埠西区、商埠中区、东乡区、南乡区、西乡区、北乡区。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为11个区,总面积177.62平方千米。<br>
 
1945年6月[[何思源]]秘密入鲁,并在9月1日返回济南。何思源返回济南后,先是把远在阜阳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机关迁回济南,接收了国民党控制下的山东日伪政权。<br>
 
1948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新华社在10月24日播发了济南战役的战果: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美联社对此评论:“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br>
 
1949年5月改为济南市。下辖第一至第十一共11个区。1950年改为市区6个、郊区5个。1951年4月17日,撤销直属乡,设立郊六区。1954年合并调整为市、郊各5区。<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政协山东省委员会、济南军区和山东省军区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均设驻于济南,济南继续保持着山东省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br>
 
1991年,设立国家级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br>
 
1994年2月,济南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br>
==行政区划==
2016年,完成造林6.3万亩,新育苗3.0万亩。全年水产养殖总面积10.6万亩,水产品产量4.7万吨,渔业总产值6.7亿元。肉类总产量36万吨,禽蛋35.1万吨,奶类25.8万吨。新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处,省级示范场15处、市级21处。农业机械总动力451.8万千瓦(不包括农用运输车)。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81.3%、85.4%和85.5%。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8万亩。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总量达437家,新认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039家,新增392家。<BR>
'''第二产业'''<BR>
济南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开商埠(1904年),主动进行资本主义化的城市。著名的瑞蚨祥就发祥于此。20世纪初由 [[ 德国 ]] 修建的 [[ 胶济铁路 ]] [[ 津浦铁路 ]] 交汇与此,更促进了济南的繁荣。<RB>
济南在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食品、建材等优势工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地把机(高性能、高附加值机械产品和冶金产品)、车(先进的重型汽车、改装车、摩托车)、电(新型电子产品和高档家用电器)、化(现代生物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和化纤)作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了济南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以轻骑牌摩托车、大型压力机、数控机床、高档改装车为代表的车机产品,以小鸭牌洗衣机为代表的家电产品,以将军牌卷烟、金钟牌电子衡器、元首牌针织品、双利达牌箱包为代表的轻工产品,均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其中小鸭牌全自动滚筒洗衣机、轻骑牌系列摩托车已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牌,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BR>
201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按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6.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7.7%;按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2%。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2.5%,提高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93%,提高0.77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273.1亿元,增长2.2%。在150种工业大类产品中有74种产品产量增长,占49.3%,增幅在30%以上的产品有10种,占6.7%。<BR>
'''金融'''<BR>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成立于1998年12月15日,<BR>
作为央行总行的派出机构,济南分行负责领导和管理山东、河南两省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工作,并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合署办公。下辖 [[ 郑州 ]] 中心支行(正厅局级)、分行营业管理部(副厅局级)、青岛市中心支行(副厅局级)和31个市中心支行、210个县支行 。<BR>==水文==泉城济南,泉群众多、水量丰沛,被称为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在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的老城,基本上是现今游船环城一圈的区域:从黑虎泉出发,经[[泉城广场]]—西门—五龙潭—[[大明湖公园]]北侧—老东门—青龙桥,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处天然甘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独特的风光,也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BR>除市区四大泉群,在济南市市区周边还分布着另外六大泉群:济南东郊白泉泉群、章丘明水的百脉泉泉群、历城彩石的玉河泉泉群、历城柳埠的涌泉泉群、长清万德的袈裟泉泉群、平阴洪范池泉群。以上十大泉群均属广义“济南泉群”,自东向西又依次划分为四大泉域,分别是:明水泉域、白泉泉域、济南泉域、长孝泉域。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流传甚广。今人探访整理,又评选出新七十二名泉。<BR>除此之外,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绣江河]],[[巨野河]]等河流。湖泊有市内的大明湖(水源来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区辖的白云湖;百脉泉,黑虎泉等公园内也布有大小泉池 。<BR>
2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