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孝经

移除 5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孝经'''》是[[File: 儒家]]讲授孝道的书,全书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经中篇幅最短,但依然为一本独立的经书。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 经1.jpg|350px|缩略图|右|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1219/607f15d798d74d8fb8b522351206611e.jpeg 原图链接][https://m.sohu.com/a/283041646_66143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
《孝经》以孝为中心,系统而集中地论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对源远流长的中华孝文化,尤其是[[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及其具体的内容与方式,加以总结、概括和升华。
《孝经》是儒家讲授孝道的书,全书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经中篇幅最短,但依然为一本独立的经书。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孝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作者==
《孝经》 古人传说此为[[孔子]]亲撰, 告知[[曾子]] 为中心,系统而集中地论述了儒家 伦理思想 要义 对源远流长的 或说曾子笔记孔子之言。但后人皆怀疑。[[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 华孝文化,尤其 中国人的孝意识 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目前学界认为是[[秦]] 孝行为及其具体 [[汉]]时 内容与方式,加以总结、概括和升华 儒者所作 。 ==简介==
==作者== 古人传说此 《孝经》以孝 孔子亲撰 核心 以告知曾子孝 阐发了儒家的伦理[[ 的要义,或说曾子笔记孔子之言。但后人皆怀疑 德]]思想 清代纪昀 《四库全 总目》 是孔子 肯定了 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目前学界认为 秦、汉时 上天所订的规范,指出孝是一个人品性 儒者所作 根本,国君可以用“孝道”治国,臣民可以用孝安身立家,保持[[地位]]和富贵
==简介==《孝经》以孝为核心,阐发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此书中肯定了“孝”是上天所订的规范,指出孝是一个人品性的根本,国君可以用“孝道”治国,臣民可以用孝安身立家,保持地位和富贵。 书中首次将忠君和孝顺连结起来,认为有“孝道”的人才能尽“忠”;书中还对不同等级的人规定了不同的行“孝”内容,比如天子的“孝”要博爱要能感化百姓;而卿大夫的“孝”要在行动、言语、 [[ 服饰 ]] 上都要合乎 [[ 礼节 ]] ,起到榜样作用;而普通老百姓则需做到保重自己的 [[ 身体 ]] 、爱护自己的 [[ 名誉 ]] ,节省用度,使父母衣食无忧。
《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儒家的孝道的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 中国 ]] 古代,《孝经》对传播和维护伦理道德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历代君主推崇,为 [[ 十三经 ]] 中唯一获皇帝( [[ 唐玄宗 ]] [[ 唐朝 ]] )和( [[ 元仁宗 ]] [[ 元朝 ]] )御注的书。《孝经》现存今文和古文两种版本,今文较为流行。
==意义==
以《孝经》为代表的中华孝文化,作为 [[ 传统 ]] 的家族 [[ 社会 ]] 的精神支柱,是 [[ 中华民族 ]] 特有的 [[ 文化现象 ]] ,具有家庭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它既是 [[ 伦理学 ]] ,又是 [[ 道德哲学 ]]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孝经》一方面适应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以父子关系为轴心的各种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来为其专制政权服务。当今社会,君主专制的时代已经成为 [[ 历史 ]] ,《孝经》中与之相适应的某些思想观念、 [[ 道德规范 ]] 也不再适用。但是,《孝经》中包含的体现 [[ 人类 ]] 亲情、符合民众意愿,倡导孝老爱亲,主张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尤其是在我国面临老龄化时代严峻挑战的今天,深入研究、挖掘、继承和弘扬《孝经》的当代意义和价值,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具有 [[ 社会公德 ]] [[ 职业道德 ]] [[ 家庭美德 ]] 、个人品德的时代新人,弘扬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解决好亿万老年人安度晚年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维护 [[ 社会 ]] 和谐和 [[ 国家 ]] 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