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孝经

移除 1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孝经'''》是[[儒家]]讲授孝道的书,全书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经中篇幅最短,但依然为一本独立的经书<ref>[http://www.guoxuemeng.com/guoxue/xiaojing/ 孝经],国学梦网,2020-02-0913</ref>。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孝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
《孝经》以[[孝]]为中心,系统而集中地论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对源远流长的中华孝文化,尤其是[[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及其具体的内容与方式,加以总结、概括和升华。
书中首次将忠君和孝顺连结起来,认为有“孝道”的人才能尽“忠”;书中还对不同等级的人规定了不同的行“孝”内容,比如天子的“孝”要博爱要能感化百姓;而卿大夫的“孝”要在行动、言语、[[服饰]]上都要合乎[[礼节]],起到榜样作用;而普通老百姓则需做到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誉]],节省用度,使父母衣食无忧。
《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ref>[https://www.jianshu.com/p/b80e71d1daa4 对于《孝经》中;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理解。],简书 ,2020-2-10 </ref> ,由此可见儒家的孝道的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在[[中国]]古代,《孝经》对传播和维护伦理道德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历代君主推崇,为[[十三经]]中唯一获皇帝([[唐玄宗]],[[唐朝]])和([[元仁宗]],[[元朝]])御注的书。《孝经》现存今文和古文两种版本,今文较为流行。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