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增加 1,7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第一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901年授予[[德国]]生理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用于表彰他在[[血清]]疗法及[[白喉]][[疫苗]]等方面所做的贡献。[[格蒂·科里]]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她于1947年获得该奖,因其阐释了[[葡萄糖]]的[[代谢]]作用,这对治疗[[糖尿病]]以及解决众多医学问题有重要作用。
 
 
==最新動態焦點==
===英美三學者 奪2019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1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7日揭曉,由William G. Kaelin([[美國]])、Peter J. Ratcliffe([[英國]])和Gregg L. Semenza(美國)三名學者獲得,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覺和適應氧供給度」上的貢獻。
 
諾貝爾委員會聲明表示,這群得主發現了「細胞為因應供氧程度變化所做調節基因活動的分子機制」,他們的發現為對抗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路。
三人將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約台幣3,000萬元)獎金
 
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發現是,氧濃度改變時,基因因應變化的分子機制。這些知識讓我們更加認識,氧濃度怎樣影響細胞代謝與生理功能;也提供對抗貧血、癌症,與其他疾病的策略。
 
〖氧氣濃度與紅血球生成素〗
動物面臨缺氧(hypoxia) 的狀況時,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簡稱 EPO)這種賀爾蒙的表現�會上升;而紅血球生成素基因表現的調控方式,被 Semenza 找到。
紅血球生成素多半表現在腎臟,然而,Semenza 與 Ratcliffe 爵士的研究都發現,不只腎臟,全身許多細胞都會對缺氧起反應,因此感應氧含量這項能力,是各種不同細胞普遍配備的。<ref>[https://neanderthaldna.pixnet.net/blog/post/224008638 2019諾貝爾獎—生理或醫學獎:細胞如何面對缺氧?]</ref>
 
[[File:2019 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jpg|400px|缩略图|居中|2019 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https://neanderthaldna.pixnet.net/blog/post/224008638]]]
 
 
 
==視頻==
===2019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之一:凱林===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74NW-YHxw}}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醫學事件]]
15,8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