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信仰

增加 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信仰1.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30/2e8815c015f547bb851562f7805dd20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2105784_10030237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信仰 ''' (英语:Faith), [[ 拉丁语 ]] 作 fides and 旧法语作 feid,[1]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最基本的、最深刻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核心,是 [[ 人类 ]] 精神世界的灵魂,是人对信仰目标稳定、持久、排他地追求的精神活动。
信仰,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是人的精神价值的投影,是人对自我本质的探询,是人对未来生命的追求。
信仰,是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是对世界和人生应当怎样的设问、追求与回答,是人对其生存根基的探索与寻求。它不仅关心这种“应当”的现状,而且要努力超越这种“应当”。这种“应当”不是立足于现实,而是立足于将来,是信仰的独一无二的价值立场。信仰问题,实质是立场问题,是世界观问题。信仰主宰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人的理想追求,引导人的行为实践。
信仰,是人类的自我超越。信仰的本质是人作为人的自我超越,是人作为人的独特价值追求的最高层次表现。它的根本特性是超越当下,指向未来。人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而人的本性却追求无限,人正是借助于信仰来实现自我超越。信仰也据此成为人区别于 [[ 动物 ]] 的特有的和最高的精神标志。
信仰可以获得,可以被塑造,也可以被抛弃。虽然有不少宗教对信徒的离开有严格限制,但根据 [[ 联合国 ]] 的《 [[ 世界人权宣言 ]] 》,人是有选择宗教,或选择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与权利。
==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信仰,是心灵的一盏指路 [[ 明灯 ]] ,让我们在黑夜里看到光亮,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不会迷失方向。跋涉于茫茫 [[ 沙漠 ]] 的驼队,面临千难万险,为什么能够执著地负重前行?是因为他们不放弃找到一片 [[ 绿洲 ]] 的信仰。所以,沉浮于茫茫的人世,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所在,便是感受生活的爱之所在,便是憧憬 [[ 理想 ]] 的幸福所在。作为现代人,又怎能不热爱生活,又怎能没有信仰?
信仰,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 [[ 真理 ]] 武器,是在困难、失败、绝望的时候能够带给我们巨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愿意快乐地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信仰是一种态度,有信仰代表心底存在着希望。只要我们虔诚地、执著地去追求自己的信仰,美好的希望便永存于心间;只要我们能够时时想起心中的信仰,便会时刻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好,感觉到信仰的温馨和神圣。没有信仰的人,很容易被生活磨难所击倒,很容易精神崩溃。
信仰,是 [[ 心灵 ]] 的坐标。心灵如果没有 [[ 坐标 ]] ,必定会迷失方向。思维如果没有 [[ 地图 ]] ,必定茫然无措。心灵坐标,或称心智地图,是人类思维的参照系。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参考坐标系,思维越活跃,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是心灵的慰藉,是灵魂的归宿,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 美国 ]][[ 作家 ]][[ 爱默生 ]] 说:“信仰在于肯定灵魂。”信仰给人类带来光芒,带来梦想,带来尊严,同时,帮助人们抵御心灵深处的黑暗、寒冷、孤独与绝望。没有信仰,就没有关爱,就像没有 [[ 太阳 ]] 就没有生命一样。宁静深邃与世俗的浮躁总是对立的。信仰缺失的人,生活在世俗的表层,往往执著于功利的精巧计算,常常被蝇头小利蒙蔽双眼,浮躁的情绪让灵魂得不到安宁,急功近利让心灵折断了梦想的翅膀。
35,7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