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连坐

增加 26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连坐(英语:Collective punishment),又称联坐、株连、株联、旁坐等,最早是军事术语。系指一人犯错,集体受罚的刑罚制度。其概念为:将特定人数的团体或者家族视为同一人,因此连带受到处罚的其他人很可能本身并没有犯错 <ref>[http://news.ifeng.com/a/20170427/51009775_0.shtml 古代的逃兵要接受什么惩罚?],凤凰资讯,2017-04-27</ref>
与连坐相关的制度就是联保,指连带保证责任。
世界上国家在过去都有连坐的规定,通常运用于军队。
最早在中国古代兵书《尉缭子》中,已有连坐的论说;[1] 五代时朱温也有‘拔队斩’的规定[2] ,成吉思汗的连坐法则是外加将家属处死[3] ;戚继光的连坐法,是以甲(九人称之一甲)为单位处斩[4] ;清朝八旗军的连坐法也相当严厉。[5]
目前已知最早的连坐成文法是商鞅制定的,但是最后演变为用于中国历代朝廷对民间的管制方法,一直到清末新政才彻底废除;英国的十户联保(Frankpledge)、温彻斯特法(Statute of Winchester)等规定当中,都有类似的集体处罚规定。
直至现代,由于连坐法律在太平时期会有侵犯人权的问题,多为战时军律。
北朝鲜在金日成的命令下,1970年代开始,对政治犯家人三代实行连坐法 <ref>[http://bj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0/04/id/875184.shtml 秦朝的连坐法],北京法院网,2010-04-19</ref> ,以根绝他的血统。
==革命军连坐法==
#排长不退,而全排皆退,以致排长阵亡,则杀排长所属之班长。
#班长不退,而全班皆退,以致班长阵亡,则杀全班兵卒。
 
==参考文献==
111,6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