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触发器

增加 1,40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赵弈钦
|圖片 = [[ File:T0151ec9db52776423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qhimg.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sh.qihoo.com/pc/90f16875c7a284027?cota=1 来自光发娱乐]]]
}}
'''触发器'''(英语:Flip-flop, FF)学名双稳态多谐振荡器(Bistable Multivibrator),是一种应用在数字电路上具有记忆功能的循序逻辑组件,可记录二进位制数字信号“1”和“0”。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以及各种复杂数字系统的基本逻辑单元。触发器的线路图由逻辑门组合而成,其结构均由SR锁存器派生而来(广义的触发器包括锁存器)。触发器可以处理输入、输出信号和时钟频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触发器'''(英语:Flip-flop, FF)学 中文 双稳态多谐振荡器(Bistable Multivibrator),是一种应用在数字电路上具有记忆功能的循序逻辑组件,可记录二进位制数字信号“1”和“0”。触发器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以及各种复杂数字系统的基本逻辑单元。触发器的线路图由逻辑门组合而成,其结构均由SR锁存器派生而来(广义的触发器包括锁存器)。 称: 触发器 可以处理输入、输出信号和时钟频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外文名称:trigger
=='''分 常规 '''==型:D触发器、T触发器、RS触发器
1、按 逻辑功能 不同分为: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  :具有记忆功能
2、按触 =='''逻辑特点'''==[[ File:T0151ec9db52776423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qhimg.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sh.qihoo.com/pc/90f16875c7a284027?cota=1 来自光 方式不同分为:电平 娱乐]]] 触发器 、边沿 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存储前一时刻的输出状态。 触发器 具有“0” 主从 “1”两种输出状态,并能在触发信号的触发下相互转换。通常用Q端的输出状态来表示 触发器 的状态   
3、按电路结构不同分为:基本RS触发器和钟控触发器。   1状态:具有两个能自行保持的稳定状态,用来表示逻辑状态的0和1,或二进制数的0和1
4、按存储 Q=1, Q=0,记Q=1,与二进制 据原理不同分为:静态触发器和动态触发器 码的1对应   
5、按构成 0状态:在 触发 信号 基本器件 操作下,根据 不同 分为:双极型触发器和MOS型触发器 的输入信号可以置成1或0状态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11/21/15549660_597691151.shtml 触发器的作用],个人图书馆网,2016-10-11 </ref>
Q=0,Q='''特点'''=1,记Q=0,与二进制数码的0对应。
触发器的 主要特点是具 输出状态不仅与当时的输入信号 记忆功能 能够存储 而且与 前一时刻的输出状态 有关 <ref>[https://www.diangon.com/portal.php?aid=24588&mobile=2&mod=view 触发器 具有“0”和“1” 种输出 个稳定 状态 ,并能在触发信号的触发下相互转换。],电工学习网,2017-12-19</ref>
=='''工作原理'''==[[ File:T0151ec9db52776423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qhimg.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sh.qihoo.com/pc/90f16875c7a284027?cota=1.具 来自光发娱乐]]] 所谓单稳态触发器它只 能自行保持的 稳定状态, 一个暂稳态。它在电路外加脉冲信号的作 下,可以从一个稳态转换到另一个暂稳态状态。在电路中由RC延时充放电的作用,该暂稳态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 表示逻辑 的初始 状态 的0和1 或二进制数的0和1暂稳态维持时间由RC的阻值和电容量来决定。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下面三个阶段来分析
2.在 1、 触发 信号的操作 翻转阶段: 输入负脉冲Vi到来时,下降沿经RiCi微分环节在Vi'端产生 跳负向尖脉冲,其值低于负向阀值(1/3Vcc)。由于稳态时Vc低于正向阀值(2/3Vcc),固定时器翻转为1 根据不同的 出Vo为高电平,集电极输出对地断开,此时单稳态触发器进 信号可以置成1或0 暂稳 状态。
2、暂态维持阶段: 触发器的 由于集电极开路 输出 端(7)对地断开,Vcc通过R向C充电,Vc按指数规律上升并趋向于Vcc。从暂稳 不仅与当时 开始到Vc值到达正向阀值(2/3Vcc)之前 输入信号有关,而且与前一 这段 刻的输出状 间就是暂 有关 维持时间tpo <ref>[https://www.51dzw.com/embed/embed_76318.html 触发器的作用],51电子网,2011/11/8 </ref>
==3、返回恢复阶段: 当C充电使Vc值高于正向阀值(2/3Vcc)时,由于Vi'端负向尖脉冲已消失 ,Vi''功能介绍'''==值高于负向阀值(1/3Vcc),定时器翻转为0,输出低电平,集电极输出端(7脚)对地导通,暂态阶段结束。C通过7脚放电,使Vc值低于正向阀值(2/3Vcc),使单稳态触发器恢复稳态。<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31/17/21923670_726727773.shtml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个人图书馆网,2018-01-31</ref>
=='''逻辑功能介绍'''==
[[ File:T0151ec9db52776423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qhimg.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sh.qihoo.com/pc/90f16875c7a284027?cota=1 来自光发娱乐]]]
触发器是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在数字信号的产生、变换、存储RS制等方面应用广泛。触发器有两个稳定状态,在外界信号作用下,可以从一个稳态转变为另一个稳态;五外界信号作用时状态保持不变。因此,触发器可以作为二进制存储单元使用。
即在时钟脉冲作用下,根据输入信号T取值的不同,凡具有保持和翻转功能的电路,即当T=0时能保持状态不变,T=1时一定翻转的电路,都称为T型时钟触发器,简称为T触发器。<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31/17/21923670_726727773.shtml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个人图书馆网,2018-01-31</ref>
==''' 工作原理分类'''==[[ File:T0151ec9db52776423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qhimg.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sh.qihoo.com/pc/90f16875c7a284027?cota=1 来自光发娱乐]]] 1、按逻辑功能不同分为: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  
所谓单稳态 2、按触发方式不同分为:电平触发器、边沿 触发器 它只有一个稳定状态,一个暂稳态。它在电路外加脉冲信号的作用下,可以 和主 一个稳态转换到另一个暂稳态状态。在电路中由RC延时充放电的作用,该暂稳态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初始状态,暂稳态维持时间由RC的阻值和电容量来决定。单稳态 触发器 的工作过程分为下面三个阶段来分析。   
1 3 按电路结构不同分为:基本RS 触发 翻转阶段: 输入负脉冲Vi到来时,下降沿经RiCi微分环节在Vi'端产生下跳负向尖脉冲,其值低于负向阀值(1/3Vcc)。由于稳态时Vc低于正向阀值(2/3Vcc),固定时 翻转为1,输出Vo为高电平,集电极输出对地断开,此时单稳态 和钟控 触发器 进入暂稳状态   
2 4 暂态维持阶段: 由于集电极开路输出端(7)对地断开,Vcc通过R向C充电,Vc 存储 规律上升并趋向于Vcc。从暂稳 据原理不同分为:静 开始到Vc值到达正向阀值(2/3Vcc)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暂 触发器和动 维持时间tpo 触发器。   
3 5 返回恢复阶段 按构成触发器的基本器件不同分为 当C充电使Vc值高于正向阀值(2/3Vcc)时,由于Vi'端负向尖脉冲已消失 ,Vi'值高于负向阀值(1/3Vcc),定时 双极型触发 翻转为0,输出低电平,集电极输出端(7脚)对地导通,暂态阶段结束。C通过7脚放电,使Vc值低于正向阀值(2/3Vcc),使单稳态 和MOS型 触发器 恢复稳态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6/01311011/1721/21923670_72672777315549660_597691151.shtml 触发器的 原理是什么?],个人图书馆网 ,2018,2016-0110-3111 </ref>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