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成田國際機場

移除 106 位元組, 4 年前
歷史
== 歷史 ==
1962年,為了分擔[[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日益飽和的運輸能力,[[日本政府]]開始計劃建設新東京國際機場。機場選址在[[[成田市]]{{link-ja| [[ 三里塚 (成田市)|三里塚 (成田市)|三里塚}} ]] 和[[芝山町]]東北5公里處。
1966年,機場建設方案公之與眾。
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運動]]蓬勃發展。當地[[農民]]聯合[[學生]]和[[左翼政黨]成立的「{{link-ja| [ 三里塚芝山聯合機場反對同盟|三里塚芝山連合空港反對同盟}}」 ]] ,透過法律手段、群眾示威、甚至暴力行動來抵制政府新[[機場]]修建計劃。
原預計於1971年完工的[[機場]]建設,因愈演愈烈的衝突完全拖延了進度,最終,[[日本政府]]在1971年開始了強硬手段推進搬遷進度。衝突中,1000多名市民和[[警察]]受傷,291名[[農民]]被捕。
1972年,由[[竹中工務店]]承建的第一[[航廈]]竣工。但修建第一條[[跑道]]的土地上,被反對者佔領,因此跑道始終無法按時完成。終於在1978年,第一條[[跑道]]完工並預計在3月30日正式開放運行。但因[[激進分子]]對於[[機場]][[控制塔台]]的肆意破壞,[[機場]]不得不延遲到5月20日重新開放。
雖然[[機場]]已經開始營運,但政府依然高度緊張,擔心會有突發事件發生。機場周圍遍布著金屬柵欄,警察全副武裝的在[[暸望塔]]上巡邏。一般民眾在進入[[機場]]前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無論是否搭機),以防止[[恐怖活動]],此措施直到2015年3月30日才廢止,改以啟用人員及車輛辨識的[[安檢系統]]來替代<ref>[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31001510-260114?chdtv 日本成田機場 廢除入口安檢]中時電子報2015-03-31</ref>
新東京國際機場原由[[日本政府]]成立的{{link-ja|特殊法人|特殊法人}}機構「新東京國際機場公團」({{jpn|j=新東京国際空港公団|hg=しんとうきょうこくさいくうこうこうだん|rm=Shin-Tōkyō Kokusai Kūkō Kōdan}})營運。2004年4月1日,新東京國際機場公團進行{{link-en|公司化|Corporatization}},改組為[[國營]]的{{link-ja|特殊會社|特殊会社}}「{{link-ja|成田國際機場公司|成田国際空港 (企業)|成田國際機場株式會社}}」,新東京國際機場也同步更名為「成田國際機場」。
2,3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