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油棕榈

增加 1,70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油棕榈''',是棕榈科油棕榈属两种产油植物的统称,属于经济作物。分为两种,一种是原产于西非的非洲油棕榈,分布范围为 [[ 安哥拉至冈比亚 ]] [[ 西非 ]] 地区、以及 [[ 马来西亚 ]] [[ 印度尼西亚 ]] 。另一种是 [[ 中美洲 ]] [[ 南美洲 ]] 北部的美洲油棕榈(又称黑果棕榈)。<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236491618132793&wfr=spider&for=pc 油棕榈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百家号, 2020-01-18</ref>
== 形态特征 ==
野生的非洲油棕榈树为单茎。高可达20米。羽状叶,开许多簇状密生小花,花为三萼三瓣。
=== 收割 ===
油棕从种到园地算起,3、4年后就开始有收获.果实成熟时颜色为橙红色,一大堆簇生在一起,用一种长柄的镰刀收割果实.收割后的果实为了防止质变必须马上送到加工厂提取棕油.
== 棕榈油国际影响 ==
棕榈油产量大国把它作为脱贫的救命稻草,而国际金融机构把它视作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国际货币组织]]甚至大力倡导[[马来西亚]]和[[印尼]]多生产棕榈油。
随这棕榈油产业逐渐扩张,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绿色和平等环保机构开始提高公众的意识,让他们了解棕榈油产业对环境影响及其碳排放量。虽说棕榈油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生产的,但还是有好几个组织对生产者作了“可持续生产者”的认证。于是,反棕榈油的潮流就此掀起:去年4月。英国连锁超市Iceland就承诺,在2018年底前,实现自有品牌的产品“零棕榈油”;同年12月,挪威也禁止进口生物燃料。
消费者的意识终于觉醒之际,棕榈油已经悄然渗透整个消费者经济,很难彻底根除。上一段中宣誓的超市Iceland就发现自己的承诺是根本无法实现。他们没有撤掉自有产品中的棕榈油,反而把含棕榈油产品上的自己的品牌标记撤掉了。
要靠消费者去主动鉴别哪些产品含有棕榈油,甚至棕榈油的产地是哪里,需要他们在这方面有超强的意识。而仅仅靠西方消费者提高意识,无法对整个产业产生影响,因为欧美国家的消费需求仅占全球的14%,而来自亚洲的需求超过50%。
[[巴西]]森林毁灭敲响警钟后的20年间,消费者的行动确实延缓了毁灭发生的速度,但仍不能止毁灭的步伐。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