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馬納波爾斯

增加 3,19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馬納波爾斯位置.jpg|thumb|200px|right|馬納波爾斯位置[https://www.africanworldheritagesites.org/natural-places/woodlands/mana-pools-zimbabwe.html 來源網站African World Heritage Sites]]]
'''馬納波爾斯'''([[英語]]Mana :Mana Pools),位於[[辛巴威]]。
1984年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登錄名稱為'''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薩比和切俄雷自然保護區'''(Mana Pools National Park, Sapi and Chewore Safari Areas),面積約為676,600公頃。
== 概述 ==
[[File:Mana Pools National Park.jpg | thumb | 200px 240px |左|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 <br> [https://www.zimbabwetourism.net/listing/mana-pools-national-park/ 來源網站Zimbabwe Tourism] ]]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薩比和切俄雷自然保護區,北面是[[尚比西河]],南面是從山谷底部快速拔高約1000公尺以上的陡峭的懸崖,險峻的地形使的此地得到保護。
此[[世界遺產]]除了由三個相連的國家公園或保護區組成: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219,600公頃),薩比自然保護區(118,000公頃)、俄雷自然保護區(339,000公頃),共計676,600公頃外;另有三個相連的保護區:Urungwe野生動物園區(287,000公頃)、Dande野生動物園區(52,300公頃)、Doma野生動物園區(76,400公頃)未含括在內;而尚比西河對岸的[[尚比亞]]有著[[贊比西下游國家公園]](409,200公頃)。
1963年設立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1964年設立薩比自然保護區和切俄雷自然保護區。
 
2013年成為受[[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保護的濕地。
 
「Mana」一詞在當地的[[紹納語]]意為「4個」,這只的是尚比西河的四個[[潟湖]]:Main、Chile、Long和Chisambuk。
 
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位於尚比西河的河谷,每年冬季的旱季約有2萬多隻的動物(大象、野牛、斑馬、羚羊、獅子、鬣狗)會聚集到河岸邊,這裡也因數量眾多的[[河馬]]和[[尼羅鱷]]而聞名,鳥類約450多種,物種十分豐富。
 
馬納波爾斯曾經是尚比西河的河道,地質以及大型季節性河道侵蝕和沉積與[[沖積層]]上明顯的植被演替模式十分出色。。<ref name=”WHD”>{{cite web| url=https://yichuans.github.io/datasheet/output/site/mana-pools-national-park-sapi-and-chewore-safari-areas/|title=Mana Pools National Park, Sapi and Chewore Safari Areas| publisher=World Heritage Datasheet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3-03}}</ref><ref name=”UNESCO”>{{cite web| url=https://whc.unesco.org/en/list/302/|title=Mana Pools National Park, Sapi and Chewore Safari Areas|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3-03}}</ref><ref>{{cite web| url=https://rsis.ramsar.org/ris/2106?language=en|date=2016-03-24|title= Mana Pools National Park | publisher= Ramsar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3-03}}</ref><ref name=”NWHS”>{{cite web| url=https://naturalworldheritagesites.org/sites/mana-pools/|title=Mana Pools | publisher=Na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s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3-03}}</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swissafrican.com/en/zimbabwe/mana-pools/|title=Mana Pools National Park| publisher=Swiss African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3-03}}</ref>
 
== 保護與威脅 ==
在申請成為[[世界遺產]]時有約500頭的[[黑犀牛]],但受到盜獵的影響,1994年將剩餘約10頭左右的黑犀牛遷移,現今已絕跡,但盜獵與[[叢林肉]]問題仍持續發生於其他動物。
 
最為主要的影響是來自於[[卡里巴大壩]](Kariba Dam)的興建,這導致河流的流量發生變化,使該地區的[[環境承載力]]降低。
 
而計畫在[[穆帕塔峽]](Mupata Gorge)興建的大壩將造成尚比西河谷督區約850平方公里的面積,這將使得環境承載力降低一半。
 
而此地可能有著石油蘊藏可能帶來探勘與開採所造成汙染的風險。<ref name=”UNESCO”/><ref name=”NWHS”/>
== 登錄基準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 下4 下3 點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vii):包含極致的自然現象或具有特殊自然美景和美學重要性地區。
:(ix):作為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以及動植物群演化發展中,持續進行的生態學、生物學的傑出例子。
::「沙洲」(sand-bank)的環境是大型季節性河道侵蝕和沉積的出色例子(雖然受到卡里巴大壩的影響導致流量發生變化)。在[[ 沖積層]] 上有明顯的植被 演化的 模式。由於物種間和物種內的差異,河谷內季節性活動的大型哺乳動物具有極大的生態價值。
:(x):以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而言,擁有最重要和最意義的自然棲息地,特別是從科學或保育方面,具有顯著價值但面臨瀕危的物種棲地。
::在申請 成為世界遺產 使用 此標準的理由是 區內的 黑犀牛以及當時被認為其他許多受到威脅的物種最重要的避難所之一。現今黑犀牛已經消失於保護區內,但仍然擁有許多重要的瀕危物種,包括大象、河馬、獅子、獵豹、野狗、鬣狗與尼羅鱷等,也是許多植物和鳥類的重要庇護所。<ref name=”UNESCO”/>
== 參考來源 ==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