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反质子

增加 3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反质子(英语:antiproton)是质子的反粒子,其质量及自旋与质子相同,但电荷及磁矩则与质子相反,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负电荷。
保罗·狄拉克在他的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演讲中预言反质子的存在<ref>[1http://www.chinalushan.com/info/info_2551.htm 清凉庐山: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中国庐山旅游网,2013-8-23 </ref> 。1955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物理学家埃米利奥·塞格雷和欧文·张伯伦透过粒子加速器,而发现了这种反粒子,他们二人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特性==
反质子的特性已可由宇宙射线的观察中略见端倪:反质子的能量分布会随着其与星际物质的碰撞而改变,这个性质可以被用来验证宇宙射线中反质子的成因,目前我们观测到宇宙射线中反质子的能量分布跟相互撞击机制所预测的结果是大体符合的,从这个比较中,科学家们还可以推估宇宙中经由超对称暗物质粒子湮灭、或黑洞霍金辐射等等特殊机制中产生出的反质子数量的上限。同样地,科学家也可由目前宇宙中观测到的反质子的保存时间,推测反质子寿命的下界。迄今科学家多半经由气球运载实验(balloon-borne experiment)来侦测宇宙射线中反粒子的存在与性质,此类实验会在气球上装载磁场侦测仪,用以侦测范围内带电粒子的性质。
此外也有为了侦测宇宙射线以及反物质的太空任务,例如2006年发射的搭载于人造卫星上的PAMELA侦测模组(Payload for Antimatter Matter Exploration and Light-nuclei Astrophysics),该实验于2011年报告.发现28个反质子在南大西洋异常区。[2]
2015年,STAR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报告,已成功测量反质子与反质子之间的强作用力,其与质子彼此之间的强作用相同 <ref>[3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11-05/7607156.shtml 中美科学家首次测量到反质子间相互作用力(图)],中国新闻网 ,2015-11-5 </ref>。
==视频==
<center> 1986年人类首次捕获到反质子 </center>
<center>{{#iDisplay:s0610lxhc0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249,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