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严如煜

增加 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8-20T08:23:12+00:00}}
}}
'''严如煜'''(1760~1826), [[ ]] 炳文, [[ ]] 乐园,[[湖南省]]淑浦县人。曾求学岳麓书院,师从 [[ 罗典 ]] 。读书期间,先生教以程朱之学,每每进益良多。
==生平簡介==
===大小章於大府檄或不受,必得如熤手書始行云===
[[ 乾隆 ]] 五十四年(1789),“以優行”選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為貢生。研究輿圖、兵法、星卜之書,尤留心兵事。學使[[張姚成]]稱其有“經世才”。乾隆六十年, [[ 貴州 ]] 苗亂, [[ 湖南 ]] 巡撫[[姜晟辟]]佐幕,上平苗議十二事,言宜急復乾州,進永綏,與保靖、松桃、鎮筸聲勢可通。攻乾州道瀘溪,必先得大小章。大小章者,故土司遺民,名曰仡佬,驍健,與苗世仇。[[如熤]]募能仡佬語者往,開示利害,挾其酋六人出,推誠與同臥起,乃送質,率其屬陽投乾州為內應,約一舉破賊,因黔師牽掣未果。次年,卒賴其眾,救兩鎮兵於河溪。後復平隴,戰花園,皆為軍鋒。大小章於大府檄或不受,必得如熤手書始行云。
===以“孝廉方正科”參加廷試===
[[ 嘉慶 ]] 五年(1800),以“孝廉方正科”參加廷試。當時,川陝湖(湖北)一帶白蓮教起義軍勢力正旺,廷試便以平定三省教軍及善後事宜為題,讓應試者出謀獻策。如熤對幾萬言,略謂:「軍興數載,師老財匱。以數萬罷憊之眾,與猾賊追逐數千里長林深谷中。投誠之賊,無地安置,則已降復亂;流離之民,生活無資,則良亦從亂。鄉勇戍卒,多游手募充。慮一旦兵撤餉停,則反思延亂。如此,則亂何由弭?臣愚以為莫若倣古屯田之法。三省自遭蹂躪,叛亡各產不下億萬畝,舉流民降賊之無歸、鄉勇戍卒之無業者,悉編入屯,團練捍衛,計可養勝兵數十萬。餉省而兵增,化盜為民,計無逾此。」仁宗親擢第一。
次日,召詣軍機處詢屯政,乘機又上《屯田方略十二事》章,召見,以知縣發陝西。同時,朝廷又將他進呈的策略轉發川陝湖三省大帥督撫,令其採行。
===宜仿古梁州自為一道及明鄖陽巡撫之制,庶勢專權一,可百世無患===
[[ 道光 ]] 元年,擢陝安道。會廷議川、楚、陝邊防建設事宜,下三省察勘,以如熤任其事,周歷相度,析官移治,增營改汛,建城口、白河、磚坪、太平、佛坪五廳,移駐文武。奏上,報可。如熤嘗言:「山內州縣距省遠,多推諉牽掣。宜仿古梁州自為一道及明鄖陽巡撫之制,專設大員鎮撫,割三省州縣以附益之,庶勢專權一,可百世無患。」以更張重大,未竟其議。
三年,宣宗以如熤在陝年久,熟於南山情形,任事以來,地方安靖,特詔嘉獎,加按察使銜,以示旌異。巡撫[[盧坤]]尤重之,採其議增廳治於盩厔、洋縣界,增營汛於商州及略陽;檄勘全秦水利,於灃、涇、滻、渭諸川,鄭白、龍首諸渠,規畫俱備。社倉、義學,亦以次推行。
五年,擢貴州按察使,未到官。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