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伦敦交响乐团

增加 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伦敦交响乐团 ''' (英语: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是英国 [[ 伦敦 ]] 最古老的 [[ 管弦乐团 ]] 。1904年成立,其前身是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是世界上著名的管弦乐演奏团体。 乐团很早期就开始涉足各类 [[ 音乐 ]] 活动。1913年就开始了它首张 [[ 唱片 ]] 的录制。1920年,签下第一个唱片录音合同。
==历史==
女王大厅管弦乐团专门负责在女王大厅里举行的逍遥 [[ 音乐会 ]] 的演出,亨利·伍德担任指挥。到了1904年,伍德与乐团演奏员之间在有关的演出协议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46名演奏员集体出走,另组了伦敦交响乐团。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期间,乐团70%的成员都从军入征,元气大伤。而乐团的老家女王大厅于1941年5月11日在 [[ 纳粹德国 ]] 空袭中被摧毁,而伦敦交响乐团也就此停止了战时的一切活动。
1945年以后,乐团进入了缓慢的恢复阶段。乐手纷纷回归。乐团开始组织排练。
1982年,乐团迁入了新落成的能够容纳2000名观众的 [[英国伦敦 巴比肯艺术中心 |巴比肯艺术中心]] (Barbican Centre)音乐厅。
==管理==
由于创团这次冲突,伦敦交响乐团明白,自治的机制是其生存发展的长远之计。于是乐团从建团之日起建立一个完全由团员自治的 [[ 制度 ]] ,其管理委员会在通过乐团成员投票选举产生。这种自治机制后来被世界的大多数乐团所采纳。很快,乐团还成为了一个公司。其所有者,就是乐团成员。
=著名指挥==
1904年6月9日,著名指挥家 [[ 汉斯·里希特 ]] 接受了在女王大厅举行的伦敦交响乐团开场音乐会指挥的邀请,此后不久他就被正式授予了乐团首席指挥的头衔,一直到1911年。
指挥金童阿巴多在1979年继普列文之后入主伦敦交响乐团。 [[ 阿巴 多1966 多]]1966 年第一次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后来,两者关系迅速升温。到了1972年,阿巴多甚至宣布自己在英国只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1973年,阿巴多率领乐团出席 [[ 萨尔茨堡音乐节 ]] ,伦敦交响乐团也是参加这项规模庞大的音乐节的第一支英国乐团。后来,自然而然地阿巴多就成为了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阿巴多进一步巩固了伦敦交响乐团在英国的霸主地位,并使其更上一台阶。在欧洲,伦敦交响乐团能够后来居上,与 [[ 维也纳爱乐乐团 ]] 和柏林爱乐乐团呈三足鼎立之势,并称为欧洲三大乐团。阿巴多与乐团留下了很多录音,包括门德尔松的交响曲全集(DG)、威尔第的歌剧序曲。他于1988年离任。
1995年起至今:由德高望重的 [[ 柯林·戴维斯 ]] 爵士(Sir Colin Davis)统领。创立录音品牌LSO Live。录制了柏辽兹的特洛伊人。
==视频==
248,4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