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詹姆斯·杜威·沃森

增加 1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詹姆斯·杜威·沃森4.jpg|350px|缩略图|右|<big>詹姆斯·杜威·沃森</big>[http://www.kedo.gov.cn/upload/resources/image/2016/09/09/129431.jpg 原图链接][http://story.kedo.gov.cn/c/2016-09-09/850422.shtml 来自 蝌蚪五线谱 的图片]]]
'''詹姆斯·杜威·沃森'''([[英语]]: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牵头人之一。与同僚[[佛朗西斯·克里克]]因为共同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74129444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知乎</ref> ,而与[[莫里斯·威尔金斯]]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个人经历==
获得芝大的[[学位]]后,先后申请入读[[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哈佛大学|哈佛]]的研究院,均不果,改进[[印第安纳大学]],加入了萨尔瓦多·卢里亚(Salvador Luria)等人的“噬菌体集团”,正式涉足遗传学的研究。受到这个集团的影响,沃森开始相信DNA就是[[基因]]的载体。1950年获[[博士学位]],到[[哥本哈根]]作博士后研究,其间在[[那不勒斯]]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从[[莫里斯·魏尔金斯]](Maurice Wilkins)的演讲中得知DNA具规则的结构,坚定了他解决DNA结构的决心。1951年,转到[[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认识克里克,一同利用[[X光衍射]]的数据,建构DNA模型。终于,二人在1953年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在同年4月25日将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1956年沃森到[[哈佛大学]]当助教,1961年获升为[[教授]]。1962年,与克里克、魏尔金斯因为对DNA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965年出版了划时代的[[教科书]]《[[基因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1968年出版《双螺旋》,同年开始兼任位于[[纽约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 <ref>[https://www.docin.com/p-744481955.html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豆丁网 </ref>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总管,并将研究方向转移到癌症。1976年辞去哈佛的职位,专注于冷泉港的职务。1988年,获[[国立卫生研究院]]委任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助理主管,一年后成为人体基因组研究国家中心的首任主管,担当此职直至1992年。1994年,成为冷泉港首任总裁。
==参考文献==
[[Category:生物学家‎]]
247,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