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低音号

增加 13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上低音号.jpg|260px|缩略图|右|<big>上低音号</big>[http://www.zoindustrial.com/uploadfile/2017/0617/20170617054233215.jpg 原图链接][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mkxJnUJr&id=A1E1D02341D60A6A64A98D106CA2A75085F297C1&thid=OIP.mkxJnUJr7JsAtPhr23LengHaKY&mediaurl=http%3a%2f%2fwww.zoindustrial.com%2fuploadfile%2f2017%2f0617%2f20170617054233215.jpg&exph=2103&expw=1500&q=%E4%B8%8A%E4%BD%8E%E9%9F%B3%E5%8F%B7&simid=607995458276491992&selectedIndex=2&ajaxhist=0 来自 必应 的图片]]]
''' 上低音号 ''' 泛指一群音域与 [[ 长号 ]] 相同,但具有三个以上按键的 [[ 铜管乐器 ]] ,一般由黄铜、磷铜等制成,常见于管乐团编制中, 初学者大多都用低音谱,只有少数才用高音谱。
上低音号形状比 [[ 低音号 ]] 小一些, [[ 音域 ]] 和次中音长号相同,比低音号高八度,比 [[ 小号 ]] 低八度。上低音号一般是指粗管上低音号(Euphonium)、瓦格纳低音号(Wagner tuba)、和细管上低音号(Baritone),广义上亦包括按键长号、蛇号、低音小号和低音萨克号。
==历史==
上低音号的发展至今大约只有160年左右,而上低音号与低音号的前身则可回溯到蛇形管(Serpent), [[ 蛇形管 ]] 于公元1590年由法国人发明,为简单的木制圆锥形管。在上面开六个孔,利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洞位置来达成不同的音高,为了好按,才会把管子绕成这种形状。蛇形管的吹嘴为杯状,其材质为 [[ 象牙 ]] ,大小约近似于现代的上低音号吹嘴。蛇形管在公元1590-1850 ~1850 年被用来加强合唱团的低音声部,另外也被用在管弦乐作品中如 [[ 亨德尔 ]] 的皇家烟火(1749) (1749) [[ 贝多芬 ]] 的军队进行曲(1816) (1816) [[ 华格纳 ]] 的Rienzi( 黎恩济,1842) 。但是由于音量太小且有音准上的问题,不适用于交响乐团中,因此非常少的作曲家为他谱写曲子。
==发展==
为了改良蛇形管,在1817年,法国 [[ 乐器 ]] 制造商Jean Hilaire Aste发明了按键式蛇形管Ophicl?ide,这个名字是由两个希腊字Ophis(Serpent) (Serpent) 与Kleis (Closing) (Closing) 结合来的。Ophicl?ide结合了按键小号(KeyedBugles) (KeyedBugles) 与折迭式蛇形管(Russian (Russian Bassoon) 的优点。乐器基本上由 [[ 金属 ]] 材质构成,吹嘴型状为杯状或是漏斗型,为金属或是象牙材质。Ophicl?ide由于 [[ 音量 ]] 较大,很快的就被大量运用在 [[ 管弦乐团 ]] 的作品中,像是 [[ 门德尔颂( ]]( 仲夏夜之梦) 、白辽士( 幻想交响曲) 、华格纳等人的作品中。
而后,由于按键(piston(piston-valved) 与转阀系统(rotary(rotary-valved) 的发明,蛇形管与Ophicl?ide逐渐的被新型的阀式系统乐器取代。一般认为,上低音号是由德国威玛(Weimar) (Weimar) 地区的Sommer所发明的,当初取名为"euphonion" “euphonion” ,是由希腊文"euphonos" “euphonos” 演化来的,意思是有着 [[ 天鹅 ]] 绒般甜美的声音。并于1851年在 [[ 伦敦水晶宫 ]] 的世界博览会展出,取名为Sommerophone,或是euphonium,之后改名为Baryton。
246,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