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前赤壁赋

增加 413 位元組, 4 年前
背景
《'''前赤壁賦'''》,是[[北宋]]大文学家[[蘇軾]]較为知名的作品之一<ref>[[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ref>,并有书法真跡,現存[[臺北市|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創作 背景==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爲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宋神宗 元豐二年(1079年), 蘇軾 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闢”,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 ,被[[宋神宗]]貶謫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爲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於元豐五年(1082年) ,蘇軾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 寫下了 以[[赤壁]]爲題的賦 作品。 作品 描寫的是 [[ 蘇軾 ]] 與客人泛舟[[東坡赤壁|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磯,非[[赤壁之戰]]發生地[[赤壁市]]),談論[[赤壁之战]],進而討論至天地人生的過程。 元豐二年11月29日 [[上諭]]貶蘇軾為黄州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先 兩次遊覽了黄州附近的 人因稱第一篇爲《前 赤壁 賦》 寫下兩 第二 赤壁赋。 赤壁 寫於作者首次游覽黄州赤壁時
==《前赤壁賦》真跡及原文對照==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