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齐书

增加 12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北齐书 ''' 》, [[ 唐朝 ]][[ 史学家 ]][[ 李百药 ]] 撰,原名《齐书》,因宋朝时为区别于 [[ 萧子显 ]] 《南齐书》与南齐历史区别而更名,属 [[ 纪传体 ]][[ 断代史 ]] ,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 [[ 北魏 ]] 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 [[ 东魏 ]] 立国、 [[ 北齐 ]] 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余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同时期成书还有《 [[ 梁书 ]] 》、《 [[ 陈书 ]] 》、《 [[ 周书 ]] 》、《 [[ 隋书 ]] 》。
==流传经过==
[[ 唐太宗 ]] 颇器重李百药的才学,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 [[ 隋朝 ]] 史家 [[ 王劭 ]] 所撰 [[ 编年体 ]] 《齐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
北齐同 [[ 西魏 ]] [[ 北周 ]] 并立,另一方面,它们又一道跟 [[ 南朝 ]] 的梁、陈对峙。因此阅读《北齐书》的同时应和《周书》对照着读,另一方面再和《梁书》、《陈书》对照着读。李百药撰文善用事例与言语来描述史实,并收录了当时的流行、通俗语句,使得人物生动鲜明。如帝纪第一收录将当时传唱的歌谣:“铜拔打铁拔,元家世将末。”,当时有好事者以铜拔与铁拔代表拓拔、贺拔二人,断言是元家将要衰败的征兆。书中亦存在有神异的描写,如写 [[ 高洋 ]] 出生前有赤光照室,出生时“鳞身、重踝”,即位时“京师获赤雀”等等,是本书的缺失。
后来《北齐书》遭受严重散佚。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 [[ 李延寿 ]] 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由于《 [[ 北史 ]] 》当时并没有遭到散佚,故后人根据《北史》以补写《北齐书》,在文字上非尽属百药原文,但在内容上则不失真实(因《北史》的北齐史部分多采自《北齐书》)。
《北齐书》无 [[ ]] [[ ]] ,后人据相关史料补作志表,清人 [[ 万斯同 ]] 《历代史表》有〈北齐诸王世表〉、〈北齐异姓诸王世表〉、〈北齐将相大臣年表〉各1卷,近人施和金《北齐地理志》5卷,蒙传铭《补北齐书艺文志》不分卷,佚名《补北齐书疆域志》不分卷。1931年,刘盼遂发表了《齐书宗室世系表》 ,[1]1945 ,1945 年,徐仁辅发表了《补〈北齐书·艺文志〉》 ,[2]1947 ,1947 年,严敦杰发表了《北齐历考》,均为补缺之作。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