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客家人

增加 10 位元組, 4 年前
客家民系说
客家”属于汉族的“民系”,“民系”又称“次民族”、“亚民族”,是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分支内部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汉族现有八大民系,客家民系是唯独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这是一个非常有特殊性的特色。
嘉庆十三年(1808)年,徐旭曾(客家人)在惠州丰湖书院讲学时称:“客者对土者而言,土与客之风俗语言不能同,则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阅数百年,亦犹之今日也。”这是现有“客家”话语的最早源头。一百多年后至1930年代,罗香林先生(广东客家人)作《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节考》两书,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和开创了客家文化研究现代范式,并得出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个系统分明的“民系”,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客家是由历史上多次移民运动而引发的北方汉人的南迁的产物等一系列重要的结论。关于客家的来源,罗香林先生提出汉人南迁“五次迁徙说”,另外还有其他学者提出的“六次迁徙说”,罗香林先生认定的汉人南迁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六次迁徙说”是将秦末汉初赵佗建立的南越国算为第一次,后面晋室南渡、[[安史之乱]]、宋金对峙、蒙元南下以及清军入关其实并无什么不同。,<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59244知乎网]</ref>
== 客家话 ==
14,4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