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华民族

增加 3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之后得出的结论。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接着,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 <ref>[https://www.sohu.com/a/247419180_558455 丨重读丨梁启超最先提出"中华民族"概念 ],搜狐,2018-08-16 </ref> 。其云:“齐,海国也。上古时 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由“保种”“民族”到“中国民族”,再到“中华”和“中华民族”,梁启超基本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创造。 这是关于“中华民族”的最早词汇,一直沿用。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
实际上最终把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牢固地确立在最为广大的中国民众和海外华侨的脑中与心中的,是这场持久而壮烈的抗日战争。
50年代,[[中国]]仿照苏联的民族政策,斯大林在阐发其民族政策时曾指出,某一群体成为“民族”要具备以下四个标志: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从共同的文化特征中显示出来的共同的心理构成。于是根据这些标志,中国的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对400个需要识别的群体进行了调查 <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5G5BP2H0512EABC.html 美国在这一点上与中国完全一样,今天的人们将其高度概括为两个字],网易号,2019-01-14 </ref> 。他们除去了一些大民族共同体的分支,最终确认了50多个[[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Category:535 民族學]]
717,1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