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汉中

增加 7,56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汉中''' | 图像 = File:汉中1.jpg|缩略图|center|[http://shanxi.sinaimg.cn/2016/0717/U10704P1196DT2016071715483…”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汉中'''
| 图像 =
[[File:汉中1.jpg|缩略图|center|[http://shanxi.sinaimg.cn/2016/0717/U10704P1196DT20160717154835.jpg原图链接] [http://sx.sina.com.cn/hanzhong/focus/2016-07-17/155122351.html 来自新浪网]]]
|center
}}
'''汉中''',简称“汉”,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是大汉王朝的发祥地,它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其中。

汉中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名称由来 <ref>[https://www.sohu.com/a/342531221_742228 陕西省、市、县名称的来历  ]搜狐,2019-09-22</ref>==

汉中: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赴秦岭巴山之间。西接[[甘肃]],南邻[[四川]],整个地区兼跨[[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并形成冲积形谷地平原,即汉中盆地。汉中之名始于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因地处汉江中游,故名汉中。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将汉中并入关中,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

== 地理环境 <ref>[http://www.hanzhong.gov.cn/zjhz/zrdl/   自然环境 ]汉中市政府,2019-06-12</ref>==
'''位置'''

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总面积27,246km?.其间由汉江冲积形成人称“西北小江南”的汉中盆地.属凉亚热带气候.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33°2—33°22之间.

'''地貌'''

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坝、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坝为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海拔601—8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土壤贫瘠。

'''气候'''

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

'''水文'''

区域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米仓山南坡有渠江上游河源区的部分河流.

== 历史文化 <ref>[https://www.meipian.cn/1s4q8g9   为什么是汉中之历史文化篇 ]美篇,2016-05-09</ref>==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特用“汉”字为号,建立王朝(留有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 饮马池等遗址。)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据说汉人的称呼就缘于汉中,先有汉中,再有汉中王、汉朝、最后才有汉人、汉族、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

汉中还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三国大将魏延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 [[苏轼]]、[[陆游]],也曾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

自古至今,[[褒姒]]、[[张骞]]、[[蔡伦]]、[[李固]]、[[刘邦]]、[[张良]]、[[韩信]]、[[曹操]]、[[刘备]]、[[诸葛亮]]……多少英雄豪杰在汉中这块热土上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大剧。

此外,与历史紧密相联,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中,汉中亦留有很多宝贵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这里有太多的三国历史文化遗迹可寻,最重要的,便是武候祠与武侯墓。

== 市树市花 ==
'''市树:汉桂'''

陕西汉中的汉桂,又名桂花树,是桂花中的佼佼者,为木犀科,木犀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产于陕西省汉中市城东南7公里的南郑县圣水寺庙内,相传这棵桂花树,是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萧何亲手栽植,故称“汉桂”。“汉桂”在寺院大雄宝殿前,主干直径2.32米,树高13米,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树龄在1840±350年,至今仍健壮生长,根深叶茂,已列为汉中古树名木。

'''市花:旱莲'''

旱莲属木兰科,花满枝头、花朵红、白相间,花蕊略呈粉红色,酷似莲花,叶同莲叶,形色似藕,故称为“旱莲”,因花开在三月,又称其树为“应春树”。旱莲花花形美观,色彩鲜艳,高贵典雅,每年5月开始长花蕾,经过夏、秋、冬三个季节,第二年3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期很短,仅十多天。

在秦岭以南的汉中市勉县武侯祠内,保存有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株古旱莲。1979年文物普查时,专家用碳十四定它的树龄为400多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祠墓志相吻合。旱莲1985年开始植珠繁育,列入了市级科研项目,现已繁育成功,可广泛引种。旱莲以珍奇、独特、秀丽及年代久远被汉中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花”。

== 风景名胜 <ref>[https://hanzhong.cncn.com/jingdian/  汉中旅游 ]欣欣旅游,</ref>==
[[File:汉中.jpg|缩略图|RIGHT|[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204/14/c7/11252913_11252913_1334417419390_mthumb.jpg 原图链接]
[https://dp.pconline.com.cn/dphoto/2285738.html 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石门'''

位于今汉中市北17公里处,褒斜道南端段,又称“小石门”。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

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是用我国古代原始攻凿山石的办法“火烧水激”凿成的,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的宝贵资料。

'''武侯墓'''

武侯墓位于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葬地,墓区山环水抱古木参天,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南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诸葛亮生前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封武乡侯。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曹魏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遵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死后谥“忠武侯”,千百年来,人们都称其墓地为“武侯墓”。

墓园内现遗留各时代碑石余通,匾额34块,对联29幅,三国故事壁画100余幅,碑石匾联内容,多为赞颂诸葛武侯之词。各时代的钟鼎炉磬10余件。并有武侯遗文本刻条幅48块。

'''张良庙'''

位于秦岭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称“张良庙”。

== 相关视频 ==
<center> '''汉中宣传片'''
<br> {{#iDisplay:page/h065248juzl|640|400|qq}}</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9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