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秃鹫

移除 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秃鹫 ''' (学名:Aegypius monachus): 大型 [[ 猛禽 ]] ,体长108-120cm。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后颈完全裸出无羽,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皱翎。幼鸟比成鸟体色淡,头更裸露,亦容易识别。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小群,特别在食物丰富的地方。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
分布于 [[ 非洲 ]] 西北部、 [[ 欧洲 ]] 南部、 [[ 西班牙 ]] [[ 法国 ]] 南部、 [[ 罗马尼亚 ]] 、巴尔干半岛,往东经小亚细亚、阿拉伯北部、中亚、伊朗、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印度、蒙古、原苏联土耳其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尔泰,一直到西伯利亚南部。 == 形态特征==秃鹫秃鹫
秃鹫体形大,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张开两只翅膀后翼展大约有2米多长,0.6米宽(大者可达3米以上)。成年秃鹫额至后枕被有暗褐色绒羽,后头较长而致密,羽色亦较淡,头侧、颊、耳区具稀疏的黑褐色毛状短羽,眼先被有黑褐色纤羽,后颈上部赤裸无羽,铅蓝色,颈基部具长的淡褐色至暗褐色羽簇形成的皱翎,有的皱翎缀有白色。裸露的头能非常方便地伸进尸体的腹腔;秃鹫脖子的基部长了一圈比较长的羽毛,它像人的餐巾一样,可以防止食尸时弄脏身上的羽毛。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暗褐色,尾略呈楔形,暗褐色,羽轴黑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具金属光泽,翅上覆羽和其余飞羽暗褐色。下体暗褐色,前胸密被以黑褐色毛状绒羽,两侧各具一束蓬松的矛状长羽,腹缀有淡色纵纹,肛周及尾下覆羽淡灰褐色或褐白色,覆腿羽暗褐色至黑褐色。嘴强大,由于食尸的需要,它那带钩的嘴变得十分厉害,可以轻而易举地啄破和撕开坚韧的牛皮,拖出沉重的内脏;鼻也圆形。幼鸟和成鸟基本相似,但体色较暗,头更较裸露。
大小量度:体重♂5750-8500g,♀6000-9200g;体长♂1100-1150mm,♀1080-1160mm;嘴峰♂62-79mm,♀64-68mm;翅♂662-804mm,♀780-824mm;尾♂370-455mm,♀425-440mm;跗跖♂125-143mm,♀130-142mm。
折叠编辑本段 == 栖息环境==栖息范围较广,在西班牙森林地区,栖息于300-1,400米的丘陵和山区,但在亚洲,占据干旱和半干旱高寒草原和草原,可生活在海拔高达2000-5000多米的高山,栖息于高山裸岩上。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冬季偶尔也到山脚平原地区的村庄、牧场、草地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区。[1]
折叠编辑本段 == 生活习性==
秃鹫
秃鹫
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这是在警告其他秃鹫:赶快跑开,千万不要靠拢。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气势汹汹地跑来争食了,它招架不住,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面部和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了在白色。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夺得了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也变得红艳如火了;失败者开始平静下来了,它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体色。根据这些体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知道秃鹫体力的强弱了。
折叠编辑本段 == 分布范围==折叠 === 世界分布===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不丹、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希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马其顿、蒙古、黑山、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葡萄牙、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西班牙、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产地不确定:阿尔巴尼亚、摩洛哥。
折叠 === 中国分布===
省份:各省份都有分布。新疆西部、青海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内蒙西部、四川北部繁殖,其他地区零星分布。
山脉湖泊:阿尔金山、子午岭山、长白山、贺兰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段、太行山、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山地、帕米尔高原、伏牛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北部天山山地、伊犁谷地、尤尔都斯盆地、南部天山山地、东部天山山地、诺敏戈壁丘陵、东疆戈壁丘陵、塔河中下游平原、罗布泊低地、昆仑山北麓平原、西昆仑山山地、东昆仑阿尔金山山地、塔里木河流域、巴音布鲁克、恰库尔图、托木尔峰南坡(琼台兰河)、巩乃斯、那拉提、天山山脉、乌鲁克恰提、沁城、民丰、口门子。
折叠编辑本段 ==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折叠编辑本段 == 种群现状==
在世界范围 ,秃鹫的种群数量明显在减少,在欧洲不少地方,秃鹫已经消失,其全球数量估计有7,200-10,000对,大致等同于14,000-20,000成熟个体。这包括欧洲1,700-1,900对和亚洲5,500-8,000对(2004年)。在韩国的数量估计为c.50-10,000越冬(2009年)。估计大约相当于总量为21,000-30,000个。在西班牙仅有大约365对,土耳其约100对。
折叠编辑本段 ==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2]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