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徂徕书院

增加 3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创始人==
孙复、石介是泰山徂徕书院的创始人。泰山徂徕书院是北宋初年山东境内最早、最著名的书院。山东徂徕书院,开启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 <ref>[http://www.taclswhjq.com/info_detail.asp?id=42&c_id=11 徂徕书院 儒经颂道],泰安市徂徕山汶河景区 </ref> ,流动着儒家文化的风骨,它在齐鲁文化中,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有这些,不仅对于中国古代书院史的考察,而且对于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泰山徂徕书院也成为泰山文化史上富有理性光辉的篇章。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自景祐、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胡瑗)、泰山孙明复(孙复)、石守道(石介)三人。”朱熹所说的以上三个人,就是和泰山徂徕书院有紧密联系的当时著名的学者孙复、石介和胡瑗。也就是,当时著名的“宋初三先生”。
==北宋四大书院:徂徕居首==
南宋宰相范成大《骖鸾录》首举徂徕书院,在历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代四大书院之说 <ref>[http://www.sanqinyou.com/html/2014-5-2/20145294304673398.html “四大书院”说法始于宋代 众说纷纭一直无定论],三秦游网,2014-5-2</ref> “诸郡未命教时,天下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说法,即起源于此。 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 徂徕书院:徂徕山 徂徕山在泰山东南侧,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诗经·鲁颂》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的吟咏,也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赞美,唐朝大诗人李白曾隐居于此。早在2000多年以前,泰山与徂徕山的美名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徂徕山最高峰太平顶与泰山玉皇顶遥相对峙,故有“泰山徂徕”相提并论的说法。宋景祐四年(1037年),北宋著名学者孙复(996年-1057年)在泰山岱庙东南隅建信道堂,后移至泰山脚下,定名泰山书院。
宋宝元元年(1038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徂徕山人、北宋著名学者石介(1005年—1045年)在家乡服丧期间,在徂徕山长春岭创建徂徕书院。就像玉皇顶与太平顶双峰并立那样,泰山书院与徂徕书院也相邻而建,互映生辉,让一域文化华彩流溢而传之久远。
 
泰山与徂徕山,亦因一脉相承的泰山徂徕书院而一同名扬四海,那时,这一带的书院鼎盛一时,琅琅书声传荡在高山之之中……
 
==参考文献==
247,2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