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会试

增加 2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会试.jpg|350px|缩略图|右|<big>会试</big>[http://userimage8.360doc.com/17/0524/16/954654_201705241620590564248875.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so.com/view?q=%E4%BC%9A%E8%AF%95&src=srp&correct=%E4%BC%9A%E8%AF%95&ancestor=list&cmsid=39bb63009502472e0e4a21942a1a2a7a&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51#id=98008b3cfc469c97d44234a4183daeca&currsn=0&ps=60&pc=60 来自 个人图书馆 的图片]]]
'''会试'''是中国、[[朝鲜]]、[[越南]]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于正科每三年一次或恩科乡试之次年[[春季]],即丑、辰、未、戌年春季,由礼部举行,又称为“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报考资格须为举人,包括已任官之[[举人]]。赴试举人都享有公家车船驳送待遇,称为“公车”。又因古时入[[朝廷]]参与考试的士人会与计吏相偕(与财务官一同进京),故会试又雅称为“计偕”。会试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前十名称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称为“会魁”。会试后贡士再由殿试复试,依成绩分甲赐等第,成为进士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9a46501017p9x.html 科举与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新浪博客,2013-4-3</ref>
==录取人数==
另有同考官18人(明代初为8人,以后有所增加,多时曾达20人),多由[[翰林]]充当。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参加会试的举子应先行复试,道远不及者,得于会试后另行复试。
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 <ref>[https://www.sohu.com/a/8405475_114901 光绪年间的会试考题 看完惊呆了!],搜狐,2015-3-28</ref>
==会试场所==
<center> 乡试会试殿试有什么区别 </center>
<center>{{#iDisplay:g0865v5drqc|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247,2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