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俄密约

增加 2,1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后续==
密约签订后六天,罗拔诺甫与日方签订《[[罗拔诺甫-山县协议]]》,协定了俄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
 
==影響==
1896年6月3日,[[李鴻章]]與俄國代表分別在《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上簽字。1896年10月3日,李鴻章游歐歸來,頗為自負地告訴曾任駐日參贊的[[黃遵憲]]:「二十年無事總可得也! 」其實,這個條約雖名為中俄兩國互相援助,但兩國權責並不對等,俄國在戰時、平時都可以利用中國的土地、物資、港口等資源為己所用;而中國只有在戰時且俄國履行條約的情況下,方有資格享受某些利益。
 
誰料到,俄國不僅占了便宜,還要趁火打劫。 1897年11月,兩名德國天主教徒在[[山東]]被殺,德國藉機入侵垂涎已久的[[膠州灣]]。俄國借《中俄密約》乘機揩油,以協助中國為名,派出軍艦占據[[旅順]]、[[大連]],拒不撤走。事已至此,清廷只得「打落牙齒和血吞」,同俄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和《續訂旅大租地條約》,承認了既成事實。
 
但令俄國人想不到的是,他們這一做法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從當時的國際形勢看,中俄結盟,對俄而言也是好事,符合俄的長遠利益。因為當時[[英國]]正在扶持日本,目的就是遏止[[俄國]]。作為反制,中俄結盟對俄而言是必然的戰略選擇。
 
但俄國的背信棄義,不僅損害了中國利益,也損害了俄國自身的利益。俄軍的入侵令中國人、尤其是[[李鴻章]]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被出賣、被愚弄的痛苦和憤怒。經此創痛後,中國的外交再度由「有聯有拒」往回收縮,甚至到了「一體仇外」的程度,終於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尤其是在隨後的[[日俄戰爭]]中,儘管清政府宣布中立,但無論朝野都一邊倒地站到了[[日本]]的一邊,有不少中國人甚至與日軍並肩作戰,一次次地為日軍的勝利而歡呼雀躍、大唱頌歌。<ref>[https://kknews.cc/zh-tw/history/9692ya5.html址 《中俄密約》遭俄國背信棄義,氣得清政府一體仇外,日本漁翁得利],每日頭條,2017-01-01</ref>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