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内务府

增加 30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
内务府根源于[[满族]]早期社会的包衣阿哈 <ref>[https://www.doc88.com/p-782671416130.html 包衣阿哈],道客巴巴,2012-3-26</ref> 制度。包衣是“家的”的满语音译,阿哈则为奴才、奴仆,即为家奴之意。[[八旗制度]]产生时,包衣作为八旗成员的一部分而被编入包衣牛录。随着满族社会的发展和清王朝封建[[君主制]]的确立,皇属包衣牛录的职责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向具有宫廷服务性质的机构——内府转化,这就是内务府的雏形。
清入关后,由于清宫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历代封建王朝宦官制度的影响,内务府一度被宦官机构——[[十三衙门]]取代。但是十三衙门这一机构不能适应满族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随着清王朝在全国统治的巩固,十三衙门也就重新被内务府所取代。
==职责==
清代内务府的职责是“奉天子之家事”,管理宫禁事务。其成员由内务府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的十五个包衣佐领、十八个旗鼓佐领、两个[[朝鲜]]佐领、一个回子佐领和三十个内管领的包衣人及太监组成,其机构组织兼容了清初内务府和十三衙门两种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并最终形成了以七司三院为主干兼辖其他四十余衙门的庞大的[[宫廷]]服务机构。清代内务府是清代国家机构中职官人数最多、机构组织最为庞大的[[衙门]]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307/16/7074010_897487841.shtml 清代内务府有多庞大?从一定意义上说,其职能几乎囊括六部],个人图书馆,2020-03-07</ref> ,在维护清朝统治和专制皇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构设置==
<center> 内务府总管大臣文丰简介 </center>
<center>{{#iDisplay:q054534n0tk|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政府組織]]
251,3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