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太庙

增加 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北京太庙.jpg|350px|缩略图|右|<big>北京太庙</big>[http://www.mingci8.com/uploads/allimg/180223/1-1P223154231202.jpg 原图链接][http://www.mingci8.com/m/dl/dlms/yzms/dyms/851.html 来自 名词吧 的图片]]]
''' 北京太庙 ''' 位于北京 [[ 天安门 ]] 东侧。总面积139,650平方米,平面成南北向长方形,正门为西南侧太庙街门(该门现被一分为二,外部作为商店使用,不能进入),南门于 [[ 民国 ]] 时期作为公园时开辟,现为太庙主要游人入口。太庙四周有三重围墙。主要建筑为前殿、中殿、后殿三大殿及配殿,南端有 [[ 琉璃 ]] 砖门一座、大戟门一座并小戟门东西各一座,两门之间有七座石桥。明、清两代为皇家祖庙。始建于明 [[ 永乐 ]] 十八年(1420年), [[ 嘉靖 ]] 、万历和清顺治年间曾多次重修, [[ 乾隆 ]] 元年(1736年)大加修缮,历时四年,乾隆退位前又将三进大殿及配殿全部扩建 殿宇均为黄琉璃瓦顶,建筑雄伟壮丽。正殿原为九间,清代改为十一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
殿宇均为黄琉璃瓦顶,建筑雄伟壮丽。正殿原为九间,清代改为十一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 太庙虽经清代改建,其规则和木石部分,大体保持原构,是北京最完整的 [[ 明代 ]] 建筑群之一。太庙以古柏著名,树龄多达数百年。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5月1日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建造历史==
太庙是明清两代 [[ 皇帝 ]] 祭奠祖先的家庙<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1164426261_4567bc15001002uw7.html 北京太庙,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新浪网,2017-10-09</ref>,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
[[ 辛亥革命 ]] 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整体布局==
太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大殿对面是大戟门。大戟门外是玉带河与 [[ 金水桥 ]] ,桥北面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面为神厨与神库。再往南是五彩琉璃门,门外的东南有宰牲房、治牲房和井亭等。
==文物==
[[ 中华和钟 ]] 是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来,以2400年前的 [[ 曾侯乙 ]] 编钟为原型进行设计,1999年11月制作完成的青铜编钟,安放在享殿正中,成为太庙馆藏文物,由 [[ 江泽民 ]] 主席于2000年1月1日上午首先鸣响。中华和钟架高38米,宽21米,共17吨。三层共108个。上层34个钮钟,代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香港、澳门;中层56个甬钟代表我国56个 [[ 民族 ]] ;下层18个镈钟,中间16个代表中华民族的16个历史时期,两侧两个象征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ref>[https://www.sohu.com/a/248658297_440940 2元就可参观包含中国的省份、民族的钟,但不孝者不能参观],搜狐,2018-08-18 </ref>。重达320公斤的中央镈钟上,镌刻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中华和钟,万年永保”的鎏金铭文。朱红描金的雕漆钟架上有1.2万个表现生命科学、宇宙星空、电子芯片的现代纹饰、钟的两侧各立大红建鼓和石磬、玉磬。中华和钟音域宽广,既可和多种 [[ 民族乐器 ]] 配合,又可接轨大型管弦乐队,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演奏双音编钟,已被列入 [[ 吉尼斯 ]] 世界之最。
==视频==
246,5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