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对位法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历史
==历史==
对位法是[[音乐]]史上最古老的[[创作]]技巧之一,也是[[欧洲]]在[[中世纪]](公元800-1430)和[[文艺复兴 ]] 时期]] (1430-1600)最主要的[[作曲]]技巧。在“对位”的概念被人们提出之前,应用对位法原理的[[音乐作品]]早已存在。现存最早的相关记载,见于公元900年左右一位无名氏所做的论文,Musica enchiriadis。在这篇类似教材的论文中,作者介绍了将给出旋律以对位法编排的方法。这种被称为固定旋律(cantus firmus)的方法是,将既有旋律以[[五度]][[音程]]加以重复,再各将两条旋律以[[八度]]音程重复而得到四条旋律。当“对位法”这个名词开始流行的十四世纪,当时应用对位原理的作品少有以“音符对音符”形式写就的。当时标准的对位法作品,是一种华丽的多重唱(organum),即将多个音符以对位手法[[组织]]成一种进行缓慢的固定旋律。
对位法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作的《[[赋格的艺术]]》以及《[[音乐的奉献]]》最为闻名。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