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京张铁路

移除 70 位元組, 4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修建背景==
 
19世纪末期,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主要攫取对象。1895年,[[光绪]]帝下诏称要“力行实政”,其中修铁路被列为首位。此后,英国和俄国争夺中国北方的筑路权,但最终被清政府于1898年回绝。1899年前后,[[山海关]]内外铁路总工程司[[英国]]人[[金达]]草测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这引起了英国和[[俄国]]对[[内蒙古]]地区的控制权的争夺。俄国向清政府要求建造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但未被清政府允许。
==规划设计==
 
1903年,商人[[李明和]]向铁路矿物总局提请修筑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随后商人[[李春]]也提请了同样的事宜,但二人均无法如实报告自己的资金多少和资金来源,最终二人的提请均被清政府驳回。当年9月,御史瑞琛提议商办京张铁路,该提议再次被驳回。鉴于以上提请的出现,清德宗下令官办京张铁路,民间不得再提出任何商办的请求。
==修建经过==
 
1905年10月2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工,工程分三段进行:
===第一段:丰台至南口===
 
全长55公里,起点位于丰台站东侧的柳村60号桥。修建过程中,工程需要借用关内外铁路的部分场地和设施,经谈判之后,京张铁路每年须向关内外铁路支付200两白银的租借费用。1906年9月30日,该段线路建成通车。期间由京张铁路总局设计的西直门站于1905年开建,并于1906年建成。
===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段===
 
全长16.5公里,其中关沟段为施工最难的地段。詹天佑为方便指挥施工,而特地将总工程司办事处搬到了南口。为了配合铁路建设,1906年,南口地区开始生产石碴,同年相配套的机车制造厂“京张制造厂”正式建厂。
===第三段:岔道城经怀来到张家口===
 
全长129.7公里。该段工程在第二段工程建设期间就已经开工,第二段完工之后,大量施工材料经由铁路运送至工地,加快了施工进度。该段铁路中,以怀来河大桥和鸡鸣山至响水铺段线路为施工关键点。前者经詹天佑设计为一座七孔钢桁梁桥,基础为木桩,墩台为混凝土<ref>[http://www.zjkonline.com/News/201411/New1135653.html 詹天佑与百年铁路桥——怀来河桥在哪里?妫水河新桥],张家口在线,2014-11-3</ref>;后者地形严重限制铁路铺轨,加之容易被洪水冲垮路基,施工时将河床垫高并加以水泥护坡以保证铁路安全。铁路与7月4日正式铺设至张家口站。
===通车运行===
 
在修造过程中,詹天佑全程亲自查验工程质量。1907年,广东总督[[岑春煊]]向清政府申请让詹天佑离开京张铁路,改为协助修建粤汉铁路。该申请遭到袁世凯的极力反对,岑春煊的请求也最终未被同意。
===修建成后===
 
1910年,京张铁路工程局迁址张家口,更名为张绥铁路工程局,以配合张绥铁路的修建。
==修建意义==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争,因此京张铁路就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设计人物==
 
詹天佑,字眷诚。英文名:Jeme Tien Yow。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上饶市)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
==纪念与保护==
 
1919年,詹天佑在汉口病逝,享年58岁。
==现代发展==
 
===S2观光线===
 
2009年,在京张铁路百年之际,作为重要的工业遗址,京张铁路将以整体形象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奥运会]]前已开行的S2线(主打旅游观光),将成为京张铁路八达岭段的主要“使命”<ref>[http://www.china.com.cn/news/2008-07/30/content_16101207.htm 奥运前将开行北京至延庆市郊铁路S2线 每天10对车],中国网,2008-07-30</ref>。
==博物展馆==
 
[[首都博物馆]]文物征集部工作人员介绍,京张铁路沿线已有部分遗存申报了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一直没有从整体角度进行申报。2009年5月,首都博物馆在[[延庆县]]八达岭镇青龙桥车站举办了“工业遗产———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展览。
==视频==
<center>'''中国之最京张铁路'''<br>
 
{{#iDisplay:r03831iqxiv|560|390|qq}}</center>
===<center> 京张铁路相关视频'''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centerbr>===
<center>中国之最京张铁路</center><center>{{#iDisplay:r03831iqxivd3015skgrss|560|390|qq}}</center>
<center> '''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百年前 詹天佑 是一个什么样 设计 人</center><center>{{#iDisplay:d3015skgrss|560|390|qq}}铁路,百年后仍让'''</centerbr>
<center>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百年前詹天佑设计的铁路,百年后仍让</center><center>{{#iDisplay:u0708qqqx8y|560|390|qq}}</center>
== 考文 =={{reflist}}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