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伯希和

增加 1,8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ultiple issues|
{{cleanup|time=2019-09-11T13:02:11+00:00}}
{{expand|time=2019-09-11T13:02:11+00:00}}
{{orphan|time=2019-09-11T13:02:11+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9-11T13:02:11+00:00}}
}}
'''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1878年5月28日生于巴黎,中学毕业后开始就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后入法国汉学中心学习汉语,继入国立东方语言学校(Ecole Nationale des Langues Orientale Vivantes),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曾从师法国汉学家E.E沙婉(1865—1918)等人学习,志力于中国学研究。
'''保罗·伯希和''' Paul Pelliot,(1878 - 1945),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出生于巴黎,中学毕业后开始就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后入法国汉学中心学习汉语,继入国立东方语言学校(Ecole Nationale des Langues Orientale Vivantes),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曾从师法国汉学家[[E.E沙婉]](1865—1918)等人学习,志力于中国学研究。 E.E沙畹、伯希和是著名的法國漢學家,他們的一生在中國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古和學術研究,出版了一批重要的學術著作,可以說在整個世界的漢學界影響廣遠。 1906年,他與[[路易·威蘭特]]醫生和攝影師[[查爾斯·努埃特]](Charles Nouette)一起被選為領導由政府資助的前往中國突厥斯坦的考古團。 ==第一位到敦煌的西方學者==1907年,伯希和進行首次訪問,他是第一位到達敦煌的西方主要學者。[[伯希和]]以他深厚的漢學基礎,以及對中亞各族語文的辨識能力,花了三個星期,精選出藏經洞中學術價值與考古價值最高的文物。總計6000多件寫本以及200多件絹畫、織物等其他文物,共以500兩銀子購得,裝滿了十大車,浩蕩運回巴黎。<ref>[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2647.html   ARTOUCH - 寫經的偉大發現──敦煌藏經洞]</ref> ===發表〈敦煌石室訪書記〉===他在3月26日寫給長官[[色納爾]](Emile Sénart)一封長信,講述他在敦煌藏經洞的完整發掘經過,此信於《法國遠東學院院刊》發表,中文譯本為〈敦煌石室訪書記〉。<ref>[https://idpuk.blogspot.com/2016/02/paul-pelliot-diaries-of-french-explorer.html   保罗·伯希和 Paul Pelliot一位法國探險家和漢學家的日記]</ref> 1908年5月27日,伯希和一行人返回敦煌,並於隔天度過了他的30歲生日。收穫滿滿的伯希和在信中寫道:「我認為,無論是從所拍攝的照片來看,還是從語言學角度來講,我們都從千佛洞獲得了人們可以希望從中得到的一切。」 伯希和於敦煌藏經洞所獲的經卷、寫本等文獻入藏法國國家圖書館,繪畫與織品類藏於吉美博物館。 伯希和返法後,曾為部分敦煌寫本編寫目錄,並將攝影師[[努瓦特]]所拍攝的紀錄照片編為《敦煌石窟圖錄》套書,至今仍是重要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Category:法國人]]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