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命

增加 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天命.jpg|350px|缩略图|右|<big>天命</big>[http://i2.tiimg.com/580966/777598ca890910a5s.jpg 原图链接][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id=571B419376DB68DC6DC91A6342E5A7A4C0E9747F&thid=OIP.MrhJ7Qp1T5QBnvA88skU1QAAAA&mediaurl=http%3A%2F%2Fi2.tiimg.com%2F580966%2F777598ca890910a5s.jpg&exph=353&expw=268&q=%e5%a4%a9%e5%91%bd&selectedindex=6&ajaxhist=0&vt=0 来自 必应 的图片]]]
''' 天命 ''' ,指“上天的使命”,属于 [[ 儒家 ]] 与阴阳家 [[ 哲学 ]] 概念的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常用来解释新政权取代旧政权的合法性,主张朝代兴衰、君主更替,不完全是人类所能控制的。如果为政者不守德而失道,就会失去上天的支持,上天支持的对象自然能够称帝称王,上天不支持的对象则会衰弱灭亡。
[[ 中庸 ]] 》<ref>[http://www.guoxuemeng.com/guoxue/zhongyong/ 中庸],国学梦</ref>书中“天命”的概念,是指由上天赋予人性的与生俱来的 [[ 道德 ]] 感,这种道德感促使人如遵循命令般去遵循善,因此 [[ 大学 ]] 的止于至善也是一种生而为人的使命。
==与生俱来的性格==
天这一概念, [[ 孔子 ]] 认为是一切存在的使然者。由西汉儒学者 [[ 董仲舒 ]] 阐释为“ [[ ]] ”的来源。而北宋理学家程颐则说“天无法背离道”,对他来说,天是道(此处指事物的原理)的一种体现,两者等同。南宋理学家 [[ 陈淳 ]] 将天通过气而赋予人的各自的特性定义为“天命”。天命是非主观、无目的、且无差别的。朱熹<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ae228ff17e71.aspx 朱熹],古诗文网</ref>认为,所有人的 [[ 行为 ]] 及其所引起的因果关系以及人力所不及的 [[ 自然 ]] 现象、事件总称为天命,即一切现象的起源或是说其因果链的铸造者。据《中庸章句》,天命针对人来说可以被称为“性”(天命赋予了人的自然状态)。天命本身是客观的,依人的个体的主观来说天命可以带有吉凶祸福的属性。
==皇帝的政治权力==
[[ 中国历史 ]] 中的“天命”指上天的意志,其中的“天”是治理人民的政治权力,“命”是 [[ 皇帝 ]] 追求人民支持其治理中国的能力与资格。中国历史书籍以历代中国皇帝天命移转为主体编写而成。
==其他==
*“尽人事以听天命”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基本同为一理。
 
*”尽人事“可以理解为尽一切人力所能为。
 
*”听天命“为此事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上天了,这里的上天是指天时、地利。万事存在太多的变化和未知,没有人能把控一切(规律),而人只能尽自己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谋事在人“此处的”谋“有双重意思。一是名词,指谋略或是方案;二是动词,指行动。
 *”成事在天“是说事物时刻在变化, [[ 时间 ]] [[ 空间 ]] 、人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而这些时刻都在影响着事情的成功与否。 *“人”“谋”是自,“天”“成”是来;“人”“谋”在前,“天”“成”在后;先有“人”“谋”,后有“天”“成”;有了“人”“谋”,在预定时间内不一定有“天”“成”;终归会有“天”“成”;没有“人”“谋”,绝不会有“天”“成”!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 [[ 成语 ]] 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正确对待,正确处理人与事物,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须知其来有自,乐天努力才可事可天成。
==视频==
246,7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