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形意拳

增加 1,0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 ''' 形意拳 ''' ,又称行意拳,是中国传统内家拳术之一。虽然起源说法不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 [[ 姬际可 ]] (1602年—1680年)。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形意拳形意拳形意拳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 [[ 李洛能 ]] 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后世尊李洛能为形意拳祖师。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206/12/174019_184512396.shtml   神拳 李洛能(形意拳祖师)],360个人图书馆, 2012-02-06</ref>  
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形意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无确凿的史料可资佐证,主要有三种:
起源一:传说是 [[ 达摩老祖 ]] 所创。达摩系天竺(印度的古称)高僧,他来到中国传授佛经,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而后寺内曾出过不少技艺高超的武僧,后人因慕其名而将达摩认做形意拳的始祖;另因有一诗人为了纪念达摩传经的精神,作《咏达摩》一诗,诗中写道:"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练功夫,要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因形意拳原名心意拳,所以认达摩为形意拳始祖之说。 
起源二:说形意拳是 [[ 岳飞 ]] 所创。姬际可生于明末清初(据黄新民考证姬际可生于明朝的万历年问,卒于清朝的康熙年问),为蒲东诸冯人氏(即今山西省永济县),访名师于终南山,遇异人,得岳武穆王拳谱,揣练数载,尽悟其奥妙,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蒲(今安徽省),无人不知其勇,先生学武十有二年,技勇大成,……"。但1982年黄新民在他写的《形意拳起源考》一书中析:"从史籍来看,没有岳飞编拳的记载。"并且从岳飞生平分析其没有时间编纂此拳法 。<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706/225989_3.html   岳飞是形意拳始祖,到底靠不靠谱?],趣历史, 2017-06-27</ref>
起源三:说形意拳是姬际可所创。据清朝雍正年拳谱《心意拳原委考》《拳论质疑序》中记述:姬龙凤家居均村,精于枪法,但他想到一旦手无兵刃时,遇有不测将难以自卫,于是参照枪法,创造了心意拳 。
[[ 孙禄堂 ]] 在《形意拳学》"自序"中所述:"余尝闻吾师云,形意拳创自达摩祖师,名为内径。至宋岳武穆王发明后,元明两代因无书籍几乎失传。当明末清初之际,有蒲东诸冯人姬公先生讳际可、字隆风,武艺高超,经历有年,适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数编,融会其精微奥妙,后传授曹继武先生。曹先生即康熙癸酉科武试联捷三元,供职陕西靖远总镇者是也。"
===发展===
从清朝 [[ 乾隆 ]] 以来,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产生和发展受到了晋商的影响,各代武林先驱在不同地域承传着原传心意武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保镖护商的实践不断研创、学习和充实。特别是晋商发源地的晋中各县,如祁县、太谷、榆次、平遥等地在形意拳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姬际可曾经游河南少林寺和洛阳、安徽等地,传艺给安徽秋浦(即今安徽省贵池市)人 [[ 曹继武 ]] ,曹继武又传河南 [[ 马学礼 ]] [[ 戴龙邦 ]] 在故乡祁县传艺。道光十六年(1836年),直隶(河北)深州人 [[ 李飞羽]](字能然,人称老能、洛能)慕名来到山西祁县,投师戴龙邦学得"戴氏心意拳"。李飞羽(字洛能)学成后广传门徒,主要传徒有山西的 [[ 车永宏]](字毅斋)、 [[ 宋世荣]](字约斋)、 [[ 宋世德 ]] [[ 李广亨 ]] 四人。
[[ 刘奇兰 ]] 传李存义,李存义逐渐壮大了河北形意拳。传薛颠,创象形拳。
宣统三年(1911年),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中华武术会,团结武界同仁,培养了一批优秀武术人才。
2010年9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中远威"杯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在太谷县举行,来自美国国际形意拳道联盟、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白俄罗斯分会、新加坡狮城内家拳法培训院、徐州市武术辅导站、上海市桂亭内家拳学会等45个团队的400余名高手参赛。
2011年9月13日,形意拳祖师 [[ 李老能 ]] 纪念碑在河北深州落成。
2012年8月25日至27日,太谷县举行第三届中远威杯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共有来自美国、尼日利亚、俄罗斯等6个国家53支代表队5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除了设置前六名团体奖项外,还分设了男子、女子各四个组别奖项,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等 。
2015年5月29日至30日,第四届中国深州形意拳交流研讨高峰论坛在河北省深州市举行,论坛基本确定了《形意拳民间拳师评审办法》和《认定(评审)标准》。《形意拳民间拳师评审办法》提出,按照师傅推荐、个人申报、资格初审、技术展演、专家评定、社会公示等环节进行。《认定(评审)标准》提出,形意拳民间拳师按评定的等级,将分别颁发龙形、虎形、鹿形、马形等证章标识。对民间拳师实行动态管理,每2至3年中期检查一次,每5年重新评定一次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File:形意拳3.jpg|缩略图|[https://pic2.zhimg.com/80/v2-36b9899ebd905eb33f30d2a12e60c7d7_qhd.jpg 来自知乎]
 
File:形意拳4.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9/bd5a5d5871ca423b84a56b4c019e83ec.jpeg 来自搜狐网]
 
File:形意拳5.jpg|缩略图|[http://www.6okok.com/uploads/allimg/181102/1-1Q1021421230-L.jpg 来自古武网]
 
</gallery>
==内容特点==
===传承===
2004年11月14日,国际形意拳道联盟发展中心在太谷县成立,是形意拳在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组织,旨在更好地推动形意拳在全世界的交流,使这一传统拳术发扬光大。国际形意拳道联盟秘书长称,形意拳正在北京、山西、辽宁、黑龙江、河北、河南等地广泛开展,仅在太谷县有两万人常年练习形意拳。此外,形意拳在俄罗斯、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地也开展得十分活跃。<ref>[http://www.sport.gov.cn/n16/n1107/n1638/3376030.html   第三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山西太谷举行],中国体育报, 2012-08-30</ref>  
2013年1月21日,经山东省泰安市体育局和民政局的审批,泰安东岳形意拳研究会挂牌成立,并已有100多名形意拳会员 。
==视频==
 
{{#ev:youku|XMjg3NjQ0ODg1Ng|460|inline|真正的形意拳! 那个年代记录的精湛功夫视频|frame}}
 
==参考来源==
1,8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