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施士洁

增加 1,74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出生''' 咸豐五年十二月十九<br>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
|-
| '''逝世''' 民國十一年五月二十三<ref name="a1">[1謝碧蓮. 《施瓊芳與施士潔》. 臺南市政府. 2005年4月: 23-57、111、112頁. ISBN 986-00-0247-9.]</ref><br>   中華民國福建省廈門鼓浪嶼
|-
! '''親屬'''
|}
</div>
'''施士洁'''(1853年-1922年),又名'''施士浩'''<ref name="a2">[施士洁,《光緒二年丙子恩科會試錄》、《光緒二年丙子恩科會試同年齒錄》均作施士洁。筆者所見《光緒二年丙子恩科登科錄》上海圖書館藏本作施士洁;南京圖書館藏本作施士浩。《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三十一光緒二年五月十二日引見新科進士名單亦作施士浩。施士洁著有《蘇龕詩鈔》《文稿》《詞草》。]</ref>、原名'''龍文''',字'''澐舫''',號'''芸況''',又號'''喆園''',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西岑鄉(今福建石獅市永寧鎮內),與其父施瓊芳為清代臺灣僅有的父子進士。
 
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科進士,任內閣中書<ref name="a3">[《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1):光緒二年五月壬寅(1876年6月3日),引見新科進士。得旨:……陳邦瑞、王鴻誥、陳一鶴、施士浩、陳圖、郭萬寯、裕祥、劉振鏞俱著以內閣中書用。]</ref>,後歷任臺灣彰化白沙書院、臺灣府城(今臺南)崇文書院、海東書院之山長[4]:1。臺灣割讓給日本後內渡回西岑,後來於宣統三年(1911年)出任同安縣馬巷廳長,民國六年(1917年)至福州「閩省修志局」,民國十一年(1922年)於廈門鼓浪嶼去世<ref name="a4">[陳淑美. 《施士潔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 2006年.]</ref><sup>:2</sup><ref name="a1">[ 內容]</ref>。
 
== 註釋 ==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NoteFoot}}
</div>
--->
== 參考來源 ==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