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陽關

增加 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 [[ 丝绸之路 ]] 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阳关,始建于 [[ ]][[ 武帝 ]][[ 元鼎 ]] 年间,在河西“ [[ 列四郡、据两关 ]] ”,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
=== 敦煌八景之一 ===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 隋唐时期 ]] 废弃后,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 典故 ==
9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