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克洛岱尔

增加 34 位元組, 4 年前
简介
==简介==
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1868-1955年),全名保罗-路易-夏尔-马里·克洛岱尔,也翻译为克洛代尔。法国诗人、剧作家、外交家。法国天主教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一战之前的)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大部分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   克洛岱尔撰写诗剧、诗歌、宗教和文学评论。1946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 1886年,他在读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的诗作时,重新激起对天主教的信仰 。1892  1892 年,他成为一名外交官,在 [[ 巴西 ]] [[ 丹麦 ]] [[ 日本 ]] [[ 比利时 ]] 等地任职。1900年经历一场宗教危机,他决心放弃外交生涯而进本迪修道会,但他对神职的失望是他再一次离开法国而出任驻 [[ 中国 ]] 领事,途中结识一位 [[ 波兰 ]] 有夫之妇,以后4年一直同他来往,后来他断绝了这段感情,1906年同另一个法国女人结婚,这一非法的爱情成了以后几部作品的主题,他始终徘徊在人间之爱和上帝之爱之间,1927年到1933年,他担任法国驻美大使。   他却始终不懈地用诗歌,主要是诗剧,来抒发自己的宗教热情。他的作品主角都是勇敢的实干家,如将军、征服者、天生的大地主人、他们傲慢、贪婪、充满野心、疯狂的情欲,但在这种种火一般的欲望之后,必然走向赎罪之路。他的历史三部曲,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教皇所代表的信仰受到侮辱,1955年 2月23日于 [[ 巴黎 ]] 去世 。
==生平==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