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螢光

增加 1,58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螢光棒也大量應用在娛樂用途,人類很容易被漂亮且五彩繽紛的光所吸引,譬如人們喜歡在節日用不同顏色的[[燈泡]]串起來裝飾。[[電腦]]、[[電視]]、手機、平板等螢幕,也可屬於娛樂範圍。早期的[[映像管]]電視(CRT TV)及大尺寸電漿電視,在真空中發射電子直接打到不同發光材料,利用「陰極螢光」混出不同顏色。目前的液晶螢幕內的液晶本身不發光,而是用來控制透光強弱,因此需要白光的背光板搭配紅、綠、藍[[濾鏡]]混色。市面上所謂LED液晶螢幕,是指背光板用LED白光光源,並非直接用不同顏色的三種LED所組成。OLED 螢幕可直接利用發不同顏色光的材料做成LED來混色,OLED中的O指的是有機(organic),即利用有機發光材料所做成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市面上也開始推出量子點螢幕,利用無機材料LED的藍光透過「光致螢光」激發不同量子點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ref name="科學"/>
==螢光的種類= =所有的發光物都需要能量來源。不同種類的螢光的區分在於其能量來源。主要有 生物 發光 (bioluminescent)、光子激發光 (photoluminescent) 和化學發光 (chemiluminescent)。 ===1.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t )===螢光藻或渦鞭毛藻發出的 螢光叫做生物發光,主要是靠[[酶]]([[酵素]])的催化反應 enzymatic reaction 產生的 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 分子釋放出來的能量發光。===2.化學發光(Chemiluminescence)=== 最常見的是那些演唱會用的螢光棒。使螢光棒發光的能源是來自化學反應。螢光棒裏面的玻璃罐子被折斷后,裏面的[[雙氧水]]被釋放出來產生能量,激活發光體(chromophore),並釋放出特定的光波。當反應物耗盡,螢光也隨著消失,所以螢光棒的螢光通常能持續2-4小時。===3.光致發光Photoluminescent===光致發光最常見的是磷光(phosphorescence),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謂的夜明漆料或夜明珠之類的物體,在有光源的時候會吸收光能,然後會慢慢釋放出螢光,因爲被光能激活的電子進入inter-crossing system,電子軌道轉移速度較慢,所以能量釋放也慢,使得發光分子的發光團能一點一點地發出螢光。磷光材料都是人工化學合成的。===2.生物螢光===[[ 螢火蟲 ]] [[ 螢光珊瑚 ]] [[ 螢光水母 ]] [[ 螢光介形蟲 ]] [[ 螢光藻]]: <br> 主要是靠酶( [[ 酵素 ]] )的 [[ 催化反應 ]] enzymatic reaction 產生的 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 分子釋放出來的能量發光 。一些蜈蚣和環節動物、深海魚類、珊瑚、章魚、水母、魷魚、烏賊等等都有這生物發光的特性。其中,最有名的生物發光分子應該是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6,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