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二进制

增加 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二进制'''(binary)在 [[ 数学 ]] [[ 数字 ]] 电路中指以2为基数的记数系统,以2为基数代表系统是二进位制的。这一系统中,通常用两个不同的符号0(代表零)和1(代表一)来表示。数字电子电路中,逻辑门直接采用了二进制,因此现代的计算机和依赖计算机的设备里都用到二进制。每个数字称为一个比特(二进制位)或比特(Bit,Binary digit 的缩写)。
==概述 ==
二进制是计算 [[ 技术 ]] 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 20世纪被称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因为数字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符号串组成的代码。其运算模式正是二进制。19世纪爱尔兰逻辑学家乔治布尔对逻辑命题的思考过程转化为对符号"0'',''1''的某种代数演算,二进制是逢2进位的进位制。0、1是基本算符。因为它只使用0、1两个数字符号,非常简单方便,易于用电子方式实现
20[[世纪]]被称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因为数字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符号串组成的代码。其运算模式正是二进制。19世纪爱尔兰逻辑学家乔治布尔对逻辑命题的思考过程转化为对符号"0'',''1''的某种代数演算,二进制是逢2进位的进位制。0、1是基本算符。因为它只使用0、1两个数字符号,非常简单方便,易于用电子方式实现。
==历史==
现代的二进制记数系统由 [[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 于1679年 [[ 设计 ]] ,在他1703年发表的文章《论只使用符号0和1的二进制算术,兼论其用途及它赋予伏羲所使用的古老图形的意义》[1]出现。与二进制数相关的系统在一些更早的文化中也有出现,包括古埃及、古代中国和古印度。中国的《易经》尤其引起了莱布尼茨的联想。
==主要特点==
 
===优点===
 
数字装置简单可靠,所用元件少;
 
只有两个数码0和1,因此它的每一位数都可用任何具有两个不同稳定状态的元件来表示;
 基本运算规则简单, [[ 运算 ]] 操作方便。 
===缺点===
 用二进制表示一个数时,位数多。因此实际使用中多采用送入数字系统前用十进制,送入机器后再转换成二进制数,让数字系统进行运算,运算结束后再将二进制转换为 [[ 十进制 ]] 供人们阅读。 二进制和 [[ 十六进制 ]] 的互相转换比较重要。不过这二者的转换却不用计算,每个C,C++程序员都能做到看见二进制数,直接就能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反之亦然。 
==处理数据==
二进制循环编码盘我们在使用 [[ 数据库 ]] 时,有时会用到图像或其它一些二进制数据,这个时候你们就必须使用getchunk这个方法来从表中获得二进制大对象,我们也可以使用AppendChunk来把数据插入到表中, 我们平时来取数据是这样用的!Getdata=rs("fieldname") 而取二进制就得这 size样size=rs("fieldname") ,acturalsizegetdata,acturalsizegetdata=rs("fieldname"),getchunk(size) 我们从上面看到,我们取二进制数据必须先得到它的大小,然后再搞定它,这个好像是ASP中处理二进制数据的常用方法,我们在获取从 [[ 客户端 ]] 传来的所有数据时,也是用的这种方法。
[[Category:310 數學總論]]
716,5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