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龍藏經

增加 4 位元組, 4 年前
製作沿革
根據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十月二十七日內總管大臣米思翰等〈預估抄造甘珠爾經應用金粉數目奏本〉載:「一百零八塊上經板,每塊需要五塊飛金,共需五百四十塊;經葉五萬三百張,每四葉以飛金三塊計,需三萬七千七百二十五塊,總需飛金三萬八千二百六十五塊:每塊以銀兩七錢計,共需銀三十七萬一千一百七十兩五錢;經板上七百五十六尊佛,共需金粉一千七百八十二兩。」這段文字說明耗費之鉅。
飛金是極薄金箔,易於以濃膠研磨成泥金;寫金期間,北方飛金用盡,又需到南方採辦;至於裝幀用的經簾與經衣等也由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承製。再者,飛金既是如此昂貴之物,正式寫經前,先用白紙打樣,樣式妥當後,再據樣式書寫。據檔案記載,喇嘛打樣起稿期間,日供一餐,茶歇兩次;寫經期間,日供兩餐,茶歇三次;說明喇嘛是在茶足飯飽下慢慢書寫,以保證《 [[ 龍藏經 ]] 》的品質。證諸實物,一百零八函,五萬多葉經文,泥金成色飽滿,藏文書體端正,造像華麗莊嚴,裝幀考究精美,極富皇家氣派。
根據《總管內務府檔案》滿文文獻記載,《龍藏經》的修造,從發起到完成,太皇太后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是寫經的倡導者,面對人力、財力與物資各方面困難與阻力,她力排眾議,在十四孫兒康熙皇帝的支援下,及娘家蒙古科爾沁部族的支援下,費時兩年終於完成她寫經宿願,也成就了大清第一部,也是最珍貴及最精美的藏文大藏經。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