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国两制

增加 1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一国两制 ''' 意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香港 ]] 回归及 [[ 澳门 ]] 回归之后实施“一国两制”及享有高度自治之理念。一国两制是中国第二代领导人 [[ 邓小平 ]] 在1980年代为实现统一目标所提出之宪法原则;最早是为了解决 [[ 海峡 ]] 两岸关系,后来适用于过去分别为 [[ 英国 ]] [[ 葡萄牙 ]][[ 殖民地 ]] 之香港及澳门。在一国两制方针中,香港、澳门得以保留 [[ 资本主义经济 ]] [[ 社会 ]][[ 政治制度 ]] ,而内地其他地区则继续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可继续拥有自己的政治制度、 [[ 法律体系 ]] [[ 经济政策 ]] [[ 金融事务 ]] [[ 管治制度 ]] 以及对外关系50年。
“一国两制”,具体到香港,是指 [[ 主权 ]] 移交后的制度安排,原则框架;邓小平说50年不变,即在此期间香港保留原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金融体系、法律体系和对外关系;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有自己的“微型宪法”,《 [[ 基本法 ]] 》。中国政府依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第31条规定<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9/1203/c1024-31488161.html 栗戰書:堅定不移走“一國兩制”成功道路 確保憲法和澳門基本法全面准確有效實施——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网,2019-12-03</ref>,能够在国家有其必要时设立 [[ 特别行政区 ]] ,并且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特区自治区域内施行之法律规定;而为此所个别制定之《基本法》,则作为特区最高 [[ 法律 ]] ,并且作为特区地方性法律之基础以实行高度自治。“一国两制”方针和特别行政区之概念是因应香港和澳门(以至 [[ 台湾 ]] )之特殊 [[ 历史 ]] 和现实情况而 [[ 设计 ]] ,目的是在促进国家统一之同时,维持港澳之繁荣和稳定。
==政策==
一国两制政策提到尽管在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并且作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领土 ]] 一部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统治的 [[ 中国大陆 ]] 地区仍然施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以及民主集中制。“一国两制”之法理基础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ref>[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7-08/03/c_1121422393.htm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一国两制”实践提供根本法律保障] ,求是理论网,2017-8-3 </ref>,《基本法》在规划中央与特区之关系时所应用之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国家 [[ 主权 ]] 原则,另外便是特别行政区之高度自治原则;前者体现“一国两制”中之“一国”,后者则反映“一国两制”中之“两制”。根据全国人大1990年4月4日和1993年3月31日之决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隶属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其属下之工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亦表示,经由全体会议通过的《基本法》本身有宪制性质,这也使得《基本法》又有“小宪法”之称。基本法是体现“一国”、横跨“两制”。
==参考文献==
111,6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