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宇航员

增加 12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航天员 ''' (宇航员)是指接受航天训练后,指挥、操纵或搭乘 [[ 航天器 ]] 的人员。在 [[ 美国 ]] ,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 [[ 国际航空联合会 ]] (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 [[ 太空 ]] 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 [[ 东南亚 ]] ,航天员亦称太空人。[1] 2018年3月, [[ 中国航天员中心 ]] 表示,我国航天员已全面开展 [[ 空间站 ]] 任务训练。
==太空里程碑==
编辑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苏联的 [[ 尤里·加加林 ]] ,他在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Vostok 1)进入太空。第一位女性宇航员是瓦伦蒂娜·特雷斯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Vostok 6)进入太空。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 [[ 艾伦·谢泼德 ]] 则成为美国首位宇航员。2003年10月15日, [[ 杨利伟 ]] 乘坐神舟   五号成为中国首名宇航员。其他曾经进入过太空的华裔人士包括卢杰、王赣骏、焦立中、张福林,所有人都来自美国。 上太空的宇航员里面最年轻的是 [[ 戈尔曼·季托夫 ]] ,当他乘坐东方2号上太空时只有26岁。最老的则是约翰·格伦,他乘坐STS-95上太空时已经77岁了。在太空中逗留最长纪录是瓦里李·保利耶可夫的438天。到2003年,个人上太空的最多次数是七次,纪录由杰里·L·罗斯和富兰克林·张-迪亚斯两人所保持。宇航员离地球最远的距离是401,056公里( [[ 阿波罗13号 ]] 紧急事件时产生) 。 首个自制太空船上太空的宇航员是迈克·梅尔维尔,乘坐的是 [[ 太空船一号 ]] (SpaceShipOne Flight 15P)。这应该与各式各样百万富翁太空游客形成对比,那些太空游客只是作为公开提供资金的飞行乘客或少数人员( 通常由俄罗斯提供飞到电离层(ISS)的服务) 。 在美国,被选为宇航员候选人将收到银质宇航员之翅。当他们进入太空后,他们将收到金质宇航员之翅。美国 [[ 空军 ]] 也对飞越海拔80公里的 [[ 飞行员 ]] 授予宇航员之翅。 
==挑选==
 航天活动是一种特殊的 [[ 职业 ]] 活动,它具有工作环境特殊、 [[ 职业技能 ]] 高度复杂、飞行任务艰巨等特点。这样的职业,要求航天员不仅具备 [[ 健康 ]] 的体格、良好的心里素质,而且对航天环境要有高度的耐受和抗压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等。因此,世界各航天部门对航天员都进行了精心的选拔。 
航天员选拔的具体内容根据航天器的装备、航天任务等确定,一般分为4个方面。
 
1、基本条件
 与飞行员选拔相同,但 [[ 文化 ]] 程度和工作能力要求更高。 
2、医学选拔
 除沿用飞行员的 [[ 医学 ]] 选拔条件外,还在既往史上注意有无隐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在体检中须全面而细致地检查心血管系统、前庭功能和 [[ 视觉 ]] 系统等。 
3、心理选拔
 心里素质选拔是航天员选拔的重要方面,要查明受检者的性格、 [[ 情绪 ]] 稳定性、精神状态、与人共事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等。 
4、航天特殊环境耐力选拔
 在载人航天初期,人们十分重视特殊环境耐力选拔,但随着航天 [[ 技术 ]] 的不断发展和载人航天器内环境的逐步改善,一些特殊环境因素测试,如噪声、振动、 [[ 温度 ]] 已经不再作为选拔的主要内容。特殊环境耐力选拔主要进行的是失重适应能力和返回后再适应能力的测试,如前庭功能检查、超重耐力检查、低压缺 [[ ]] 耐力检查等。 经过这些项目检查后, [[ 医务人员 ]]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单项和综合项目的评定,作出总的评价。
719,18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