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开普勒-10c

增加 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开普勒-10c ''' (Kepler-10c)是环绕黄矮星开普勒-10的 [[ 太阳系 ]] 外行星,距离地球约560光年,位于天龙座。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团队于2011年5月宣布发现该行星,虽然同年1月开普勒-10b被发现时它已被列为行星候选者。该团队之后使用来自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资料以Blender技术排除了大多数的假阳性讯号。开普勒-10c是在开普勒-9d和开普勒11g之后第三个以 [[ 统计学 ]] 方式确认存在的系外行星(基于几率,而非实际观察)。开普勒 [[ 科学 ]] 团队认为发现开普勒-10c的统计方式将是确认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视野内多个行星候选者所必须的。
开普勒-10c环绕母恒星的公转周期为45日,和母 [[ 恒星 ]] 的距离为日地距离的四分之一。该行星的半径超过地球2倍,但密度更高,因此直到2014年6月时它是已知 [[ 体积 ]] 最大与质量最高的类地行星。
==母恒星==
开普勒10是一颗光谱型G型恒星,距离 [[ 地球 ]] 约173秒差距(564光年)。该恒星质量是0.895倍太阳质量,尺寸为1.056倍太阳半径;它的表面有效 [[ 温度 ]] 是稍低于太阳的5627 K。它是富含金属的年老恒星,其金属量是 = -0.16(铁含量为太阳的71%),年龄约119亿年。开普勒10的视星等为10.96,无法以肉眼观测。
开普勒10周围已知有两颗系外 [[ 行星 ]] ,第一颗发现的开普勒10b为岩石质行星,公转 [[ 期0期]]0.8日,距离母恒星0.01684天文单位。
==行星状态==
开普勒10c是环绕开普勒10的第2颗被发现行星,轨道周期45.29485日,与母恒星距离0.2407天文单位,或日地平均距离的24%。它的 [[ 半径 ]] [[ 木星 ]] 的0.2倍或地球半径的2.235倍。在正式确认之前,天文学家并无法有效地测定开普勒10c的质量,只能推测其质量上限是木星质量的6%或地球质量的20倍。它的表面平衡温度是485 K,几乎是木星表面的4倍。开普勒10c的轨道倾角为89.65º,代表它的 [[ 轨道 ]] 面几乎是侧向面对地球和开普勒10。天文学家并已观测到开普勒10c经过母恒星和地球之间时的凌星现象。
开普勒10c的较精确推测质量是地球的15到19倍,并且因为它的半径约为地球的2.35倍(误差范围在2.31到2.44之间,因此体积在地球的12到15倍之间),因此其密度高于地球(6到8 g cm-3)。直到2014年6月,开普勒10c是已知 [[ 质量 ]] 最高, [[ 体积 ]] 最大的类地行星。任职于哈佛-史密松 [[ 天体物理 ]] 中心的天文学家萨维尔·杜穆斯克(Xavier Dumusque)表示,他相当惊讶发现了开普勒10c这颗“巨无霸地球”(mega-Earth)。任职于相同机构的天文学家,哈佛生命起源小组的主任迪米塔尔·萨塞罗夫更称开普勒10c是“哥斯拉类地行星”(Godzilla of Earths)。
246,8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