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语堂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生平
== 生平 ==
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生於中國 [[ 福建省 ]][[ 漳州市 ]] 平和縣坂仔鎮。父親是[[林至誠]]牧師,有9個小孩,林語堂排行第5。<ref> 江河万里行(20)—九龙江 </ref>
* 1912年,林语堂在 [[ 上海]][[圣约翰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文,1916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于[[清华大学]]英文系任教。1919年赴[[哈佛大学]]文学系留学,并于1921年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接着他前往 [[ 法国 ]] 为[[YMCA]]( [[ 基督教 ]] 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同年转赴[[德国]]攻读[[语言学]],先入[[耶拿大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并于1923年以《古汉语语音学(''Altchinesische Lautlehre'')》为博士论文获该校[[博士]]学位。1920年与廖翠凤女士结婚,廖翠凤出生於富裕的基督教家庭,兩人相伴一生。
* 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同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到[[武汉]]任[[中华民国]]外交部秘书。随后的几年当中,他创办多本文学刊物,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調”的[[小品文]],对之后的文学界影响深远。1924年5月将英文的「[[幽默|humor]]」译为“幽默”,有人说这是中文“幽默”一词首次出现,其实并非如此,这只是首次把英文中的humor对译为中文中的“幽默”。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