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斗导航系统

增加 9,7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国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ref>[1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9CaKrnK7O1o 北斗走进阿拉伯:中国导航系统服务全球“开门红”] ,环球网,2018-04-17</re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核心供应商之一,在轨卫星已达39颗。从2017年底开始,北斗三号系统建设进入了超高密度发射。北斗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RNSS服务,在轨卫星共39颗。2019年还将再发射5-7颗,2020年再发射2-4颗卫星后,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将全面完成。 <ref>[3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9-09/04/c_1124961611.htm?baike 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已达39颗 明年将全面完成建设] ,新华网,2019-09-04</ref>
中文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原则自主、开放、兼容、渐进
 
==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ref>[http://www.beidou.gov.cn/xt/xtjs/201710/t20171011_280.html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党政机关网,2017-03-16</ref>
 
==基本组成==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1、空间段。北斗系统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  
 
2、地面段。北斗系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  
 
3、用户段。北斗系统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
 
==系统特点==
 
1、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2、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3、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ref>[http://www.beidou.gov.cn/xt/xtjs/201710/t20171011_280.html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党政机关网,2017-03-16</ref>
 
==发展步骤==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1994 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 年,发射 2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 年,发射第 3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2004 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 年年底,完成 14 颗卫星(5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 4 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 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 年年底,完成 19 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计划 2020 年年底前,完成 30 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ref>[http://www.beidou.gov.cn/xt/gfxz/201812/P020181227529525428336.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党政机关网,2018</ref>
 
==应用与产业化情况==
 
北斗提供全球服务以来,国家各行各业应用北斗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斗产业," 北斗+""+北斗 " 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北斗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再上新台阶。
 
1、新信号催生新产品。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 22 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同时,新一代北斗高精度天线、板卡、宽带射频芯片等系列产品完成研发,性能指标持续提升,已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条件。此外,国外主流厂商也纷纷推出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基础产品。
 
2、融合应用拓展新领域。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随着 5G 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3、传统应用增添新活力。北斗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传统应用领域业务融合不断深化,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效进一步显现,如交通运输部建设运行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入网车辆已超过 650 万辆,正在向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海、航空运输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纵深推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无论是在装备方队、空中梯队、还是步兵方队,北斗的高精度定位都得到广泛使用。
 
4、保障环境支撑新发展。积极推进国家卫星导航法治建设,已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意见征集。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今年底,累计申请 7 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北斗国家标准和专项标准陆续发布,应用产业保障环境逐步完善。<ref>[https://www.sohu.com/a/363193776_1788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 1.0 版本正式发布 ],搜狐网,2019-12-27</ref>
 
==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
 
北斗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空服务共同体贡献北斗力量。
 
一是双边合作走深走实。中俄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为中俄互建监测站等合作提供组织与法律保障;中美深化信号互操作协调;中欧开展频率协调。持续推动系统兼容共用,让全球用户更好地享用多系统带来的好处。
 
二是多边合作成果显著。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等多边平台上积极发声。成功举办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第一届中国 - 中亚北斗合作论坛,与 " 一带一路 "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更加广泛,持续扩大北斗 " 朋友圈 "。
 
三是北斗应用落地海外。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 120 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得到成功应用。
 
四是国际标准快速推进。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计划明年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 5G 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正在开展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ref>[https://www.sohu.com/a/363193776_1788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 1.0 版本正式发布 ],搜狐网,2019-12-27</ref>
 
==重要意义==
 
1、军队不必受到美国导航的制约
 
在“北斗”导航系统研发之前,中国军方在导航系统上,同样是使用的GPS系统。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过去的多年时间中,中国并没有少在这方面吃亏。而全面推动“北斗”系统之后,中国必将不会再在这个方面吃亏。
 
2、建立更强的民用导航体系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中国,不仅是军事用途中,需要强大的导航系统,即使是在民用上,同样也不会例外。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的渔民而言,导航系统更是意义非凡。“北斗”系统的全面发展与普及,将为中国带来更加强大的民用导航体系。
 
3、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中,不仅是在渔业中需要使用到导航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到导航系统的时候,也并不算少。从目前的一些相关资料上来看,中国导航系统的需求异常强大。如果能够让“北斗”系统全面普及,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f>[https://www.360kuai.com/pc/9333218cec2a4c06f?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中国军队导航不再受制于美国],快资讯网,2020-03-16</ref>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