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咀嚼肌

增加 3,9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咀嚼肌'''有4對肌肉與咀嚼有關:[[咬肌]]、[[顳肌]]、[[翼內肌]]和[[翼外肌]]<ref> {{Cite book | author = BARBARA BATES,M.D. | title = 臨床檢查指引 | location = 合記圖書出版社| publisher = 吳富章 | date = 76年11月 | pages = 363-364| accessdate = 109年4月15日| language = 繁體中文 | quote = 咀嚼肌}} </ref>。 =='''<big>原理</big>'''==咬肌(masseter)從顴弓經過道下頷枝的外側表面,因此它可提升下頷骨。顳肌(temporalis)是一扇形肌肉,它佔據且起始自顳窩而終止在下頷骨的喙狀突上。同樣地,它也提升下頷骨。翼內肌(medial pterygoid)及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相對地起始於蝶骨外側翼板的內側及外側。翼內肌終止在下頷枝的內表面,就像咬肌及顳肌一樣,提升下頷骨而關閉口部。翼外肌向後通過而中止於顳骨下和關節之囊中,這塊肌肉收縮使下頷骨向前移動(突出下頷)。翼外肌也些微幫助口的開啟,即使我們相信當其他三種咀嚼肌(咬肌、顳肌、及翼內肌)放鬆,重力的下拉是引起下頷骨下壓(降低)的重大原因<ref>{{Cite book | author = Doris B.Wilson & Wilfred J.Wilson | title = 人體解剖學 | location = 逸香股份有限公司 | publisher = Doris B.Wilson & Wilfred J.Wilson| date = 81年9月 | pages = 138頁| accessdate =109年4月15日| language = 繁體中文 | quote =咀嚼肌}} </ref>。[[File:咀嚼肌.jpg| thumb | 300px |咀嚼肌 <br>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92%80%E5%9A%BC%E8%82%8C 原圖鏈接]  ]]=='''<big>結構</big>'''==咀嚼肌位於下方的下頜骨同上方的顳骨、上頜骨、顴骨和蝶骨之間,是運動顳下頜關節進行咀嚼的主要肌;咀嚼肌發生於頜弓的原肌塊,由三叉神經的下頜神經分支支配,並由上頜動脈的支和顳淺動脈供給其血液。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翼外肌和翼內肌。 [[咬肌]]咬肌呈長方形,起自顴弓下緣和內側面的全長。其肌束可分為三層,三層的前分彼此聯合。①淺層行向下後,止於下頜角及下頜支外面的下半;②中層行向下,止於下頜支外面中分;③深層止於下頜支外面上分及冠突。中層與深層的肌束有一定的交叉。咬肌接受下頜神經前乾的咬肌神經支配。功能:咀嚼時提下頜骨,靜止時作用甚微。 [[顳肌]]顳肌呈扇形,起自顳窩的顳骨和顳筋膜深面。肌束下行集中移行為腱,經顴弓深面,止於下頜骨冠突的尖、外側面、前緣及後緣。此肌接受下頜神經前乾的顳深神經支配。功能:上提下頜骨,並拉下頜骨向後;參與顳下頜關節的側向運動。 [[翼外肌]]翼外肌短而厚,有二頭,起自:①蝶骨大翼下面,②蝶骨翼突外側板的外側面。肌束行向後外,止於下頜頸前面的翼肌凹及顳下頜關節的關節囊和關節盤。此肌接受下頜神經前乾之支的支配。功能:牽下頜頭、關節囊及關節盤向前;兩側肌同時收縮,表現為張口和下頜前伸;單側肌(與本側翼內肌同時)收縮,使頦轉向對側,兩側的肌如此交替收縮,即完成咀嚼運動。 [[翼內肌]]翼內肌主要起自翼突外側板的內側面及齶骨錐突,亦起自上頜結節;二頭夾持翼外肌下分肌束,行向下後外,止於下頜支內面下頜舌骨溝後下方的骨面。此肌接受下頜神經分支的支配。功能:提上頜骨,並牽之向前;同側的翼內、外肌同時收縮,使頦轉向對側。 據肌電圖研究表明,在顳下頜關節的所有運動中,翼外肌都有活動,大約起穩定關節的作用;比較解剖學研究表明,人類翼外肌相對增強,可能與其功能特殊有關。<ref>[https://www.newton.com.tw/wiki/%E5%92%80%E5%9A%BC%E8%82%8C 中文百科] </ref>。 ==<big>'''參考來源'''</big>=={{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Category:人體解剖學]]
1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