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敖

增加 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敖'''(1935年4月25日或4月5日—2018年3月18日),字'''敖之'''。[[山東]]省[[濰坊|濰縣]]人,[[臺灣]][[作家]]、[[中國近代史]] [[ 學者 ]] 、时事批评家、 [[ 思想家 ]] ,[[2006年]]獲[[廈門大學]]頒發終生榮譽 [[ 教授 ]] ,曾擔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李敖在臺北市榮民總醫院因腦瘤病逝,享壽83歲。
==生平==
李敖 [[ 祖籍]][[中国 ]] 大陆]] 的山东濰縣,其自传认为祖先可能是[[雲南]][[苗族]]人;同時,自傳也提及因其父就讀[[北京大學]]時拿的是[[吉林省]]公費,所以明明在[[哈爾濱]]出生,[[戶籍]]上的出生地卻是[[吉林省]][[扶餘縣]]。1935年生於[[哈爾濱]],父親[[李鼎彝]]曾在[[抗战]]期间在[[日本]]人在[[华北]]的傀儡政权[[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工作([[太原]]禁烟局局长)。[[1949年]]因[[国共內战]]隨父親李鼎彝、母親[[張桂貞]]從[[上海]]来到台灣的[[臺中]]。
[[1961年]],李敖在於《[[文星]]》雜誌以《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掀起中西文化論戰,与[[胡秋原]]等人开始筆戰,以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的形象力抗多位學者,從此成為文化界的知名人物之一。[[1960年代]]-[[1990年代]]的戒嚴時期,他與當時的黨外人士合作,不但以批評時政的雜誌文章活躍於文界,試圖挑战[[国民政府]]当时的言论限制政策,還把「黨外」雜誌匯集成的文章,出版一系列書籍,批評國民黨政權,或講述歷史。不過因觸犯當時《出版法》等法令,因此通常為禁書。
98,480
次編輯